资源简介 体育与身体形态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人教版)高一年级全一册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第2节(体育与身体形态)4-7页。认知目标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了解在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能初步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锻炼方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心情。教学重点通过克托莱指数来正确评价自身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在了解身体形态的基础上,结合老师课堂上所教练习内容,将动作标准化,学会找到正确的发力方式。教学难点练习过程中学会用力精准,发力点正确,动作标准,配合好呼吸有节奏的进行练习。教学过程开始部分(3’)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堂内容。准备部分(7’)教学方法:采用语言介绍和相互提问的方式引入身体形态的概念。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询问什么是身体形态?身体形态一般是由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让师生互动起来,并在过程中给出正确的概念: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并结合生活中,身边的人或者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身体形态的概念。继续通过互动方式来引发学生对于如何评价自身的身体形态发展状况。(介绍克托莱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式),通过计算可以给出一个大致的数值参考范围。介绍高中阶段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和胸围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发育的特点可以大致如下分别:身高增长大致以13岁为界,13岁以前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以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 (2)体重增长大致以13岁为界,13岁以前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以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 (3)胸围增长大致以14岁为界,14岁以前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4岁以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建立正确的观念,身体形态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高矮胖瘦虽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初中生的身体都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大,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良好发育。(举例说明)介绍形态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1)高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 (2)高中生的肌肉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容易疲劳,所以在形体练习中要注意: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 (3)高中生在生长发育期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全面性、多方位的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发展,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部分(26’)课堂实践锻炼,掌握局部身体部位的正确练习方式。 正式开始之前体育委员带领做热身运动。以下每个动作都要由教师亲自示范并指导。腰腹部的练习内容。(1)简化俄罗斯转体练习:完成个数20个。(在简化俄罗斯转体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加大难度)。(2)西西里卷腹练习:完成10个。(3)四点支撑练习:30秒。放松腹部、调整休息。在这调整的过程中,教师总结分析刚才练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腿部塑形的练习内容。后撤箭步蹲练习:10个。 (2)跪姿左侧后踢腿练习:20个。 (3)跪姿右侧后踢腿练习:20个。放松腿部、调整休息。在调整过程中,教师总结分析刚才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手臂塑形的练习内容。(初学者单臂练习,能更好的体会发力点,有利于动作的标准化)哑铃臂前伸左右手各10次。 (2) 哑铃复合推举左右手各10次。 (3) 哑铃侧平举左右手各10次。放松手臂、调整休息。在调整过程中,教师总结分析刚才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意环节:身体形态的练习一定要遵循“练什么部位,就要用相应的部位发力”。结束部分。(4’)教师带领做放松拉伸运动。教师提示学生要学会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好身边的条件来进行训练,让形体练习真正走进生活。课堂延伸:根据教师的总结,学会课下制定属于自己的身体形态锻炼计划。本节课反思:本节课结合教材中对于身体形态的概念,做出理论性讲解,并结合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加以深入理解。在掌握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性练习来进一步体会,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学会制定属于自身的锻炼计划以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锻炼,让健康走进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