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能把“溺”写工整、规范。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能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能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经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教学难点:
能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主题
1.引入《山海经》,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正其音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1)检查重点字词认读。
炎帝 名曰 溺水 衔来 堙
(2)读整篇课文。
三、结合注释,通其意
1.四人小组,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
2.汇报交流:
3.带着理解,指导朗读。
四、想象画面,晓其形
1.交流起因:
(1)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用文章的话说一说。
相机指导“溺”的书写:
(2)引导想象画面:
当读到“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1:怎么游玩
预设2:溺而不返
2.交流经过:
(1)因溺而不返,所以有了精卫填海,哪一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事情的经过?
(2)四人小组合作:想象当时的情景,把想到的画面讲给小组同学听。
(3)交流画面:
预设1:填海的动作
预设2:当时的环境
预设3:遇到的困难
……
(4)想象画面,情感引读:
是啊,不管是天上电闪雷鸣,还是海上巨浪翻滚,精卫在——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精卫还在——
哪怕路人不解,大海嘲笑,精卫依然在——
(5)体会精卫形象: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精卫?
3.思辨: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发挥想象,给故事补一个结果。
4.拓展“精卫”诗句,升华情感: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宋]张耒《山海》
我愿填东海,身沉心不改。——[清]顾炎武《精卫》
5.整体回读。
五、复述故事,讲其文
1.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语,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再加入想象到的画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抽生讲,相互评价。
六、拓展延伸,背其文
1.背诵课文。
2.拓展:在《山海经》中,除了精卫鸟,还有极具传奇色彩的三青鸟、五彩鸟等,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找到这本书阅读,继续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
3.布置作业:
(1)背诵《精卫填海》,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2)推荐阅读——《山海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