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做“快乐鸟”》教学反思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为此,在课程内容“愉快、积极地生活”部分中提出,学生要能够“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第3条),要“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第1条),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愉快、积极地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能力。追求快乐生活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但要愉快、积极地生活,需要有辨识正当的快乐与不正当的快乐的理性,这种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养成与锻炼。有些快乐和满足感是不能追求的,如吸毒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欺侮别人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等等。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明白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人生的必有内容,学习辨识快乐的正当性,掌握疏导消极情绪的简单方法,使学生成为一只积极向上的“快乐鸟”。教学反思:跟以前关于情绪调节的课相比,我觉得这节课上得有些不同。1.内容上有差异。以前的情绪调节课,我一般把它 当作心理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习悦纳的态度与调节的策略,但这节课增加了辨识情绪,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上课前我担心学生在这方面会思考得不清楚,影响教学效果,但这节课上下来,却觉得帮学生厘清了很多生活中的情绪问题,比以前有些进步。2.教育方法上有差异。坦白讲,上低年段的课,总觉得学生跟不上,所以以前总是忍不住要帮学生总结,甚至把答案直接给他们。这节课我特意努力缩在后面,不给学生结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只在关键的时候点一下。我发现学生尽管年纪小,也还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的,而这就是他们的生长点。有时候,总觉得尝试新的方式方法会有些冒险,而一旦尝试有了成效,就会让自己前进大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