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八下第四单元蒸腾作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散失的水分是通过茎、叶中的筛管运输的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3.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片上气孔进出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无机盐 D.氧
4.西瓜因水分多、糖分足,深受人们喜爱。西瓜植株的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  )
A.贮存在西瓜内B.增加土壤湿度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5.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选择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两个装置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要吸入二氧化碳B.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都要吸入氧气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7.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也可以以气体形式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8.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及处理应是(  )
A. B. C. D.
9.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作如下处理: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
10.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前后不相符的是(  )
A.播种玉米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扞插的枝条常被剪去大量枝叶——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团——保护根毛,为了更好地吸收水分
11.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2.编号1到5的五支试管分别为不同的实验装置,每支试管皆装有等量的水,如图所示.若要研究“叶片的有无”和“蒸腾作用的速率”之间关系,下列哪种组合可作为此试验设计的对照组合实验组?(  )
A.编号1和2 B.编号1和3 C.编号3和4 D.编号4和5
13.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  )
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14.取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15.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二、填空题
16.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措施或现象。
(1)移栽植物时,要通过修剪,只保留少量枝条和叶片,理由是   。
(2)将带叶的黄杨木枝条,插入稀释红墨水中,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切面某部分被染成微红色。发红的具体部位名称为   ,水分能克服自身重力,自下而上运动的动力来自
   。
(3)小刚同学在花鸟市场购买一盆杜鹃花,因施肥过频,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17.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含有14C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3)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    (填“能”或“不能”)发现14CO2。
18.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干旱地区农民一般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19.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降低    ;能够促进    和    的运输。
20.植物的叶
(1)叶是植物进行   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失   的主要器官。
(2)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
叶的结构: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基本结构却是相似的,如图所示,一片叶是由   和叶片组成的,叶片是由①   、②   、③   、⑤   等结构组成的。
(3)叶的功能:请将图中①~④所标注的叶片结构与A~D相应的功能对应起来。
A.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B.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输导水分和养料
D.防止水分蒸发和起保护作用
①   ,②   ,③   ,④   。
21.气孔是柏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22.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富贵竹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低的是   (选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富贵竹的有机物总量会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3.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   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
(2)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   和气流速度等。
(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   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会受伤害。
②是根部吸水的   ,有利于植物对水的   和   。
③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在植物体内的    。
24.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   往下输送。
25.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科同学用图示装置按以下步骤开展实验:
⑴将两个相同的锥形瓶装入等量的水,分别放置在调好平衡的天平托盘上。
⑵将同株植物上两根粗细相近的枝条作适当的处理后,分别插人两个锥形瓶里。
⑶调整游码位置使天平平衡,六小时后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
小科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在该实验中,锥形瓶内水分的直接蒸发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
26.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以下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树下的气温(T1)、   树下的气温(T2)、   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 
27.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作用。
28.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14段,分成A、B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组质量相等)。将A、B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150g水中(如图:其中A正立,B倒置;水用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15℃左右的环境中。约14.5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组别 A B
实验前青菜茎质量 66g 66g
实验后青菜茎质量 80g 78g
实验前袋内水质量 150g 150g
实验后袋内水质量 137g 137g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   (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组叶片暴露于空气中,B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选填“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B组袋内的水比A组少”或“A、B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29.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方案一实验中, 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
(3)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选填 “Ⅰ”、“Ⅱ" 或“Ⅲ")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四、解答题
30.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31.某同学在探究植物枝条失水的速度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时)
1 25 ℃、光照、潮湿 14
2 25 ℃、光照、干燥 32
3 25 ℃、黑暗、干燥 8
(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   。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如何较为准确地测量枝条每小时的失水质量?
   。
(3)比较1和2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2.兴趣小组欲探究某植物处于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中,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2毫克。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时,烧杯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装置置于遮光且密闭条件下,闭合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了2个单位。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毫克。
(2)另取相同装置,置于和(1)相同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化学试剂,使装置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将装置置于   条件下使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闭合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8个单位。
(3)结合(1)、(2),该植物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毫克。
33.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蚕豆叶所处环境 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
完全开放 半开放 闭合
甲组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40 42 18
乙组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1 11 88
丙组 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21 42 37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气孔散失的水分是导管运输来的,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   所产生的拉力
(3)蚕豆在开花结果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   运输到植株各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体内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据此答题.握蒸腾作用的概念,了解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结合题意,比较甲、乙的叶片处理情况,总结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的多少,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说明甲组的叶未被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乙组的叶被摘除,A错误;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甲组有叶,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错误;
C、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C错误;
D、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其它作用也要了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因此水分变化的数量主要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这里的水由根吸收,吸水总量由气泡所指示的移动位置,没有补充水分,随着根的吸水,气泡会向左移动,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孔的功能结构.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进行记忆.叶片结构图:
气孔的作用在于: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解: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呼吸、光合、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从气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会从气孔中散失.而无机盐只能是溶解在水中,被根部吸收,并且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利用,不会通过气孔进出.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在进行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知道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解答】解:A、①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A错误.
B、②④两盆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控制了变量的唯一,一个有叶,一个无叶,其他条件都一样.B正确.
C、③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C错误.
D、①②塑料袋的包扎位置不同,关键是都有叶,无法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人和绿色植物的呼吸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
【解答】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是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
B.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B错误;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C正确;
D.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解答】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变量是叶片,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应在两个烧杯中放一层油;
将两株植物同时移到阳光下,由于左边植物的叶片比右边植物的叶片多,左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也多,导致左边装置的总重量低于右边装置的重量,因此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右偏转.符合要求的是B装置.
故选:B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9.【答案】A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据此作答.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了解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结合题意,比较甲、乙、丙、丁的叶片处理情况,总结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的多少,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
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
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解答】A: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正确。
B:扦插的枝条常常被减去大量枝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易于成活,正确。
C:早春播种时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温度和保持水分,因此利于种子萌发,错误。
D:移栽茄子秧苗时,根部总要带一小块土团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易于成活,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蒸腾作用相关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水分的吸收与运输,②是光合作用、③是蒸腾作用、④是呼吸作用。
【解答】解:过程③是水分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解:图中2和3是一组对照实验,4和5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但是2和3中没有根,4和5中有根,根能吸收水分.可见4和5科学.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阳光的照射,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若上表皮的气孔多于下表皮,水分散失较快,在缺少水分的时期,对植物生长不利。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叶片的结构趋于合理,上表皮气孔少,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生理结构
14.【答案】A
【解析】【分析】叶的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对叶起保护作用。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植物体内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解答】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装置中叶片较多,蒸腾作用速度快。所以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总结出在暗处和光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的关系。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
故答案为:B
16.【答案】(1)减少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保留少量枝条和叶片目的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
(2)木质部(或导管);蒸腾作用
(3)施肥过频,造成土壤液浓度增加,大于根细胞液浓度,造成植物根部失水
【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1)植物刚移栽时,其根毛会受到损伤从而使得其吸收水分的功能受到影响,所以此时需要通过修剪,只保留少量枝条和叶片的方法来减少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但又能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
(2)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的是导管,在木质部,所以会看到 发红的具体部位名称为 木质部(导管), 水分能克服自身重力,自下而上运动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3) 当施肥过频时,会使得土壤液浓度增加,大于根细胞液浓度,造成植物根部失水,最终造成 植株枯萎死亡。
故答案为:(1) 减少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保留少量枝条和叶片目的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物 ;(2) 木质部(或导管) ;蒸腾作用;(3) 施肥过频,造成土壤液浓度增加,大于根细胞液浓度,造成植物根部失水
17.【答案】(1)气孔
(2)筛管
(3)能
【解析】【分析】叶片上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气孔是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出的门户;茎中运输有机物的的结构是位于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位于木质部中的导管;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叶片上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气孔是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出的门户,所以 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气孔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茎中运输有机物的的结构是位于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位于木质部中的导管,所以 含有14C的有机物是通过茎中的筛管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3)含有14C的有机物在植物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含有14C的14CO2,释放到容器A中,所以能在容器A的空气中发现14CO2;
故答案为:(1)气孔(2)筛管(3)能
18.【答案】(1)蒸腾
(2)B
【解析】【分析】1、植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环境缺水时,植物会通过关闭气孔减弱蒸腾作用;
2、仔细阅读题目,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答出此题。
【解答】(1)植物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时水蒸气出去的门户,当农作物缺水初期叶片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根据题中耐旱作物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具有根系发达,叶片表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等,分析表格中选项的特点可知,B选项的叶片,表面积最小,表皮厚度最厚,所以B叶片应该是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所以选B。
故答案为:(1)蒸腾 (2)B
19.【答案】气孔;温度;水分;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故答案为:气孔;温度;水分;无机盐。
20.【答案】(1)光合作用;水分
(2)叶柄;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
(3)C;D;B;A
【解析】【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由叶片细胞中的叶绿素来完成的。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下表皮。表皮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通常因上下两面的性质不同而形成背腹面,也有的叶片呈圆柱形,完全没有两面的区别。叶脉的走向(脉系)以及叶片的顶端(叶尖)、边缘(叶缘)、茎部(叶茎)等形态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性状之一。
【解答】(1)叶片中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也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2)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其中叶片包括叶脉、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组成;
(3)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是运输水和养分的结构。表皮具有防止水分蒸发和保护作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气孔是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可以打开和闭合的,能够控制外界气体进入叶。同时,根据图需要掌握好各自的结构名称。 ① 是叶脉, ② 上表皮, ③ 是叶肉细胞, ④ 是气孔。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水分 (2)叶柄;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 (3)C;D;B;A
21.【答案】(1)水、 二氧化碳和氧气
(2)甲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解答】(1)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叶片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2) 保卫细胞因侧壁较薄而内侧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甲图叶片气孔闭合,所以 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甲所示的状态。
故答案为:(1)水、二氧化碳和氧气(2)甲
22.【答案】(1)蒸腾
(2)乙
(3)减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称之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除此之外,嫩茎和嫩芽也会具有蒸腾作用。
【解答】(1)将两株生长相同的植物用塑料袋罩住之后,会有水珠生成,这是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引起的。
(2)由于乙装置是放在黑暗的环境下,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氧气。故此,氧气的含量比较低。
(3)由于乙装置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没有合成相应的有机物,但是呼吸作用会正常进行,因此对于乙装置中的富贵竹的有机物总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1)蒸腾;(2)乙;(3)减少。
23.【答案】(1)气体;99%
(2)大气的温度;湿度
(3)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主要动力;吸收;运输;无机盐;运输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
【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植物表面以其他形式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其中根吸收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
(2)蒸腾作用主要是因为大气温度、湿度以及气体流速等影响;
(3)植物的蒸腾作用对于植物本身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例如能够降低表面的温度,防止叶片受热过高。蒸腾作用能够产生蒸腾拉力,是根吸收哦水分的动力,加强根对水分吸收和运输。同时,无机盐也溶解在水中,通过这种形式使得无机盐能够在植物体内运输。
故答案为:(1)气体;99%(2)大气温度; 湿度(3)有效较低叶片温度;主要动力;吸收;运输;无机盐;运输
24.【答案】(1)根毛
(2)气孔
(3)筛管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和D成熟区
【解答】(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其处生有大量的根毛。
(2)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②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筛管往下输送。
25.【答案】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面积的关系;没有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两个枝条的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枝条的其它条件相同,只有叶片的面积大小不同,那么小科同学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面积的关系。
(2)根据图片可知,两个锥形瓶完全相同,则瓶内水蒸发的表面积、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则水的蒸发快慢相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6.【答案】(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3)A;B;阳光直晒下;树干;T3-T2>T2-T1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此外,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解答】(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3)B树喷洒了透明膜,消除了蒸腾作用对气温降低的影响。则T3-T2表示因树叶遮挡阳光而降低的温度,T2-T1表示因蒸腾作用降低的温度。小李认为降温主要是因为树叶遮挡阳光,故T3-T2>T2-T1。
故答案为:(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3)A;B;阳光直晒下;树干;T3-T2>T2-T1
27.【答案】(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D
(3)乙;蒸腾
【解析】【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而植物体失水或吸水与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分析作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解答】解:(1)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不需要能量.(2)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由于芹菜叶片的蒸腾作用,使乙烧杯的液面下降较快.而甲烧杯中没有芹菜,液面没有下降.
故答案为:(1)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D;(3)乙;蒸腾;
28.【答案】(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解析】【分析】植物茎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运输到叶片的水分绝大部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植物体外。
【解答】(1) 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增加。
(2)由表中数据可知,A、B两组青菜茎吸收水分质量相差无几,所以导管的结构中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用带叶片的青菜茎进行相似的实验,A组叶片暴露于空气中会进行蒸腾作用,从而拉动水分在青菜茎中的运输,使得袋内的水分减少较多。B组叶片浸入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袋内水分减少较少。所以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故答案为:(1)增加;(2)没有;(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29.【答案】(1)多于
(2)多
(3)Ⅱ;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戈、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气孔,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沉水植物则没有。
据此解答。
【解答】(1)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
(3)A、B、C三组实验中,A组没有处理,水分流失的最快,B组次之,C组最慢。
故①图丁中曲线Ⅱ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水分流失比原先更快。
故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30.【答案】无风的夜晚晚上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少,水会从钻孔处流出;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旺盛,水被大量的利用,多余的水散发到空气中,水就不会从钻孔流出了。
【解析】【分析】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只进行呼吸总用、蒸腾作用;水是由导管运输的,大部分水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答】因为无风的晚上,竹子几乎只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很弱,散失的水分很少,钻孔后,导管被损坏,所以有水流出;在晴朗的白天,还需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所以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水不会流出。
故答案为:无风的夜晚晚上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少,水会从钻孔处流出;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旺盛,水被大量的利用,多余的水散发到空气中,水就不会从钻孔流出了。
31.【答案】(1)阻止水的蒸发
(2)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
(3)其他条件相同时,干燥的环境能加快蒸腾速率
【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活体表面进行蒸发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发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保持适量的水分。当气孔张开时蒸发蒸腾作用强烈、散失的水分多,当气孔闭合时蒸发蒸腾作用弱、散失的水分少。影响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外界条件有光照和温度,一般在晴朗无风的夏天,土壤水分供应充足,蒸发蒸腾作用强烈,而在阴雨天气蒸发蒸腾作用比较弱。
【解答】(1)水的表面加油,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使观察到的效果更明显.
(2)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若将锥形瓶实验前称重量,实验后再称重量,实验前的重量减实验后的重量即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的重量.
(3)由1和2两组数据可知,温度、光照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小,失水速度越大,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干燥的环境能加快蒸腾速率 。
32.【答案】(1)4
(2)光照且密闭
(3)12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1)探究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时,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吸收容器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将装置置于遮光(黑暗)且密闭条件下,是为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原因是植物在黑暗下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体积减少。题干中已假设“装置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2毫克”,因此,实验(1)红墨水滴移动了2个单位,可以计算出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了4克氧气。
(2)测定净光合作用强度时,整个装置必须密闭且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目的是防止气体进出影响实验结果。
(3)题干中假设“装置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1毫克”。由(1)可知,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了4毫克氧气。由(2)可知,此时,该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又知“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移动了8个单位”,即1小时后装置内的氧气增加8毫克;由上可知:该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植物1小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8毫克,即该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8毫克+4毫克=12毫克。
故答案为:(1)4;(2) 光照且密闭 ;(3)12
33.【答案】(1)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2)蒸腾作用
(3)筛管
【解析】【分析】
气孔散失的水分的门户,它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方向是从上到下;无机物和水,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方向是从下到上。
【解答】(1)比较甲、乙两组可知:” 气孔的开闭与蚕豆叶所处环境的光照条件有关“;比较乙、丙两组可知:” 气孔的开闭与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条件有关“。
(2) 气孔散失的水分是导管运输来的,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
(3)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方向是从上到下;无机物和水,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方向是从下到上。
故答案为(1) 蚕豆叶所处环境的pH和光照条件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2) 蒸腾作用 (3) 筛管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