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搜集资料,阐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第四框“全民守法”,讲述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则以及推进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这四框都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第四框“全民守法”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包括两目。
“探究与分享”介绍了我国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阐释了诚信守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因失信受到的限制、引导学生探究推进全面诚信守法的路径,理解全民诚信守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法意识。
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阐述全民守法的含义,阐释推动全民守法的目标,介绍全民法的原则,即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阐述推动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
【教学目标】
理解全民守法的基本内涵;
理解全民守法的原则;
理解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全民守法,认同全民守法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全民守法;
2.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对推进全民守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3.公共参与:明确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依法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为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4.科学精神: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提高全民守法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理解全民守法的要求和推进全面守法的措施,
【教学方法】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思考:那么,怎样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全民守法呢?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全民守法
总议题:全民守法 建设美好和谐家园
议题1:什么是全民守法?
议题2:为什么要全民守法?
议题3: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第一幕:全民守法的内涵
议题1:什么是全民守法?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高速公路上》并阅读材料《网络名誉侵权纠纷:莫从"维权者”变为"侵权者”》
2023年3月15日,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朱沱法庭干警将车载便民法庭开进乡村院坝,审结了一起因消费者不当维权引发的网络名誉侵权纠纷。
2020年5月,当地村民罗某在阳某处定做了彩钢棚。两年后,彩钢棚被大风吹垮, 罗某多次找到阳某协商赔偿和维修事宜。但阳某认为彩钢棚损坏系风力等级超过承受范围所致,且罗某仍有货款未结清,要求待其付清货款后再商讨维修事宜。
2023年1月,罗某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针对阳某的负面言论,内容包括“黑心老板”“不得好死”等侮辱、诅咒性话语。阳某认为其以经营彩钢为生,罗某的言论给其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遂诉至法院,要求罗某承担侵权责任。
承办法官经审理认为:罗某在网上发布的侮唇、诅咒性言论导致阳某人格权益被侵害.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你心目中的法治社会是什么样的?
2. 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应该如何履行义务?
3. 假如你是村民罗某,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你会怎么解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什么是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名词点击: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议题2:为什么要全民守法?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全民守法 建设法治中国》
议学问题:你怎样理解全民守法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到人人尊法、守法?法治力量深入人心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3、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①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二幕:推进公正司法
议题3: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推进全民守法 共建和谐家园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全民守法 共建和谐家园》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分析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 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推进全民守法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名词点击:公序、良俗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
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处需的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知识整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关系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没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