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公正司法(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公正司法(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9.3公正司法教学学设计
【课标要求】
搜集资料,阐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公正司法》是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九课第三框的内容。第一目公正司法的内涵”,阐述公正司法的含义和意义,分析公正司法的表现,即司法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做到公正;第二目推进公正司法”,阐述要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教学目标】
理解公正司法的基本内涵;
2.理解公正司法的特征;
3.理解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公正司法,明确公正司法的内涵和特征,认同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2.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对司法机关持久性公正司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3.公共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中国贡献力量。4.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明报公正司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一以贯之。
【教学难点】公正司法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如何坚持司法公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名人语录导入
习总书记: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思考:怎样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公正司法呢?
教师: 党的十八以来,司法机关先后纠正了一系列重大错案。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聂树彬案和孙小果案这两个重大错案开始!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公正司法
总议题:公正司法 守护公平正义 ——从聂树彬案和孙小果案说起
议题1:什么是公正司法?——从正义迟到的案件说起
议题2: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得到的启示
第一幕:公正司法的内涵
议题一:什么是公正司法?——从正义迟到的案件说起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聂树彬案再审从死罪改判无罪——迟到21年的正义》和《起死回生的恶霸——孙小果案》
议学问题:这两个案件的审判符合公正司法的应有之义吗?边看视频边记录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什么是公正司法?
(1)内涵: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地位: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公正司法的表现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①要求: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
①要求: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比较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
知识拓展:我国的司法机关
第二幕:推进公正司法
议题2: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得到的启示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给我们的启示》
议学问题: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应国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学生回答:
议学小结:
二、推进公正司法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求:①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要求: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要求:
①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②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
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名词点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
罪刑法定: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疑罪从无: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