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历史新课标解读及实施建议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版历史新课标解读及实施建议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历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2022年版)
教学建议
目 录
CONTENT
对比变化
板块设置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材编写
价值取向
新课标的
主要价值取向
PART 01
确保党和国家的意志、主流价值观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价值取向
突出国家意志
确保党和国家的意志、主流价值观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注重“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坚持唯物史观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德育为先,聚焦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体现时代要求
总结2011版课标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修订。同时把握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改革新动态,使2022年版义教课标在中国话语体系下与国际水平接轨。
新旧课标的
对比变化
PART 02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板块设置
2011版
2022版
课程目标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01
02
03
04
05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价值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核心理论
要求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核心思维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依靠可靠信史了解和认识历史
核心方法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核心能力
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核心价值观
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七大内容板块结构图
课程内容
了解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初步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2011版
2022版
表述简介概括
体现“大概念”教学
增加考古学知识
体现国家对考古学的重视
强调传统中医
体现国家对中医的重视
优化早期党史
对陈独秀的宣传工作给予肯定
凸显抗日战争
强调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体现时代风貌
加强对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关注
展现世界文明多样性
增加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注
“教”与“学”两线并行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学业要求
学业要求
呈现学业质量标准规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及应达成的核心素养,便于老师掌握教学目标及评价学生学得怎样。
教学提示
即提示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
思维
能力
用跨学科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是几个学科简单相加或者轮番上场,而是培养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所需的综合知识、能力。
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
教师突破学科边界,开展联合教研。
教材编写
的体例及特点
——以七年级为例
PART 03
确保党和国家的意志、主流价值观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教材编写
编写体例
按照通史叙事的体例将课程分为七大板块: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编写特点
1、专题与时序性相结合,更加注重历史发展脉络;
2、选用大量插图及文字史料。
确保党和国家的意志、主流价值观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教材编写
内容结构
1、“单元—课—子母”的呈现方式;
2、“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编排方式
3、“导言—正文—栏目—课后活动—知识拓展”
教学
实施的建议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为例
PART 04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我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1、知道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地点。(时空观念)
2、利用考古化石发现,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外貌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工具和火的使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
4、分析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明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提高民族自信心,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长眠在周口店遗址旁边,他因发掘出3颗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世界。他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在高中毕业之后,就踏入考古行业。
导入
贾兰坡
设计意图:
由学生身边的人物入手,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北京人化石
石器遗物
灰烬层
外形特征
制造工具
会用火
会保存火种
从猿到人的中间阶段
人与猿的重要区别
促进由猿到人的进化
时空定位
模拟考古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家国情怀
主要教学过程
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1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2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4
具有深度化、整体化知识结构
3
大概念教学
(首次在初中课标中提出)
社会制度进步
世界格局的变化
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
讲授世界中古史部分,基于新课
标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
础上增加对非洲和美洲的介绍,比如说非洲的马里、桑海、加纳等国家,以及美洲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等国家。这就需要教师有一个整体化的拓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