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家和万事兴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家和万事兴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5.1《家和万事兴》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本课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的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下设共有两目。第一目“育小职责大”主要阐述了父母对为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及监护职责。第二目“敬老是义务”阐述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讲述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和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及惩罚。两目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家庭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本框地位:本框阐述了亲属关系中最亲密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既是对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产生的身份权方面的延续,也为第二框继承制度学习做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和第二框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创建和睦家庭的基石,是我国家庭法律制度和继承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完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部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心智发展分析 高二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成熟,且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在学习中,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的探究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这为开展议题式教学和课堂展示提供了有利条件。 (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 知识储备方面,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生活经验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对于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都为本框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由于学生社会生活方面的实践经验有限,理性认识还不够,难以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任务和活动助力其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学习目标确定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内容2.1的内容要求:“熟知监护、抚养、抚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在课程标准要求下,结合学情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感受身边同学幸福的一家,在生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了解亲属关系和背后的法律关系,培育公共参与素养和家庭观念。 (2)通过案例一中不幸的罗欢一家这个情境,小组分工开展案例分析解读活动,在交流分享与互动点评中,引导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及惩罚等必备知识,锻炼学生小组协作、逻辑表达等关键能力,增强学生家庭意识、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 (3)通过案例二中成年后的罗欢一家这个情境,引导学生树立赡养观念,理解成年子女对于父母赡养义务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要求,加深对敬老是义务的认识。 (4)通过“常回家看看”法条是否需要修改这个问题情境,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意见座谈会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法律和道德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理解法律和道德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回应,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了解德治与法治、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等共同保障老人的权益,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5)通过孝子浩铭全心照顾父母和部分学生、各行各业幸福一家这两个视频情境,沉浸式引导学生感念父母之恩,进一步明确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为,明白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家和万事兴的逻辑,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权利、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2)难点:理解赡养的义务、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侵害行为。
学习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在案例解读分析和互动分享活动中,开展了生生互评、教师引导补充、教师点评等方式,多主体参与学习探究活动评价,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 (2)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针对案例解读活动、师生互动等环节有及时性评价反馈,在立法意见座谈会的活动中有总结性的教师点评和引导,多维度评价促进活动型学习有效落地。 (3)当堂评价和长远评价相结合。课堂中的任务和活动开展情况可以检测学生当堂学习效果;在课前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中,既涉及座谈会的后续工作的跟进,也涉及在社会实践中能否关注我国老龄化现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又立足学生当下、关注学生长远,助力其真正参与我国民主立法和法治国家的建设。
学习活动设计 (1)课堂导入 :我爱我家教师活动 ①采访学生周末如何度过的? ②播放张童绯同学制作的“周末时光”视频,并请学生谈谈观后感。 ③请张童绯同学介绍她的家人,引导学生认识亲属关系和法律关系,并引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来构建和睦家庭?进入总议题的探究。学生活动 ①分享周末安排 ②观看完张童绯同学的“周末时光”视频,谈谈自己的感想。 ③张童绯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④理解亲属关系、法律关系活动意图说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身边同学的幸福家庭导入,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温馨和睦家庭的氛围,增加课题亲切感,激发学生探究议题的兴趣,导入本课总议题:如何构建和睦家庭? (2)分议题一:子不育,谁之过?教师活动 ①播放原创手绘动画,介绍案例:罗欢家里那“典”事,让学生了解罗欢的可怜遭遇。(附录案例1) ②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根据任务分工探讨罗欢的亲属们分别对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际的履行情况。 ③在学生展示环节,实时引导、评价学生。 ④根据学生的分析,引导总结《民法典》关于父母对于子女的权利义务、未成年子女权利被侵犯的解决方法、父母和亲属拒不履行的惩罚、家暴虐待等侵犯家庭成员的行为的惩罚。 学生活动 ①观看手绘动画,了解罗欢的可怜遭遇。(附录案例1) ②结合教材和学案资料,根据任务分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罗欢的亲属们对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际的履行情况。 ③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代表上台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分享。 ④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父母要履行监护职责。明白未成年子女权利被侵犯的求助方法、父母和亲属拒不履行的惩罚、家暴虐待等侵犯家庭成员的行为的惩罚。 活动意图说明 采用案例教学法,改编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渝0103民初19314号真实案例,更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更好服务教材教学,并通过手绘动画的方式介绍案例,加深学生对案例的了解和探究兴趣。 通过小组探究并推荐代表上台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开展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白在亲生父母、父母离异、继父母这三种情况下,父母都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案例延伸,引导学生明白在未成年子女父母去世或没有监护能力时、未成年子女权利被侵犯时、父母和亲属拒不履行义务时,这三种情况下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培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对比张同学的和睦家庭与罗欢的不幸家庭,在正反案例中感悟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不育,父母都有过。育小职责大。(3)分议题二:老难养,如何解?教师活动 ①画外音图文形式展示案例二(附录案例2):成年后的罗欢家。在案例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法院会不会支持朱莉和罗斌的诉求?为什么? ②带领学生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和第18条,了解赡养的具体内容。 ③图文展示社会中普遍存在精神赡养类案件判决容易执行难的现状,并呈现社会上对“常回家看看”法条是否需要修改的问题情境。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④总结梳理学生在模拟立法座谈会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白常回家看看为什么入法的初心和意义,懂得在捍卫家庭道德中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⑤总结梳理学生观点,引出对特殊老年群体监护问题的关注,带领学生学习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内容,并引导其理解重大现实意义。 ⑥播放“浩铭赡养母亲”的感人视频,并引导学生谈谈浩明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 学生活动 ①了解案例二详情,思考法院会不会支持朱莉和罗斌的诉求?及相应的法理依据。 ②在法理依据的学习中,了解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法定的义务,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 ③参加基层立法联系点“常回家看看”法条是否需要修改的模拟立法意见座谈会,自选角色,小组讨论,并在座谈会上分享自己的观 点。 ④深入了解并明白常回家看看为什么入法的初心和意义,懂的得在捍卫家庭道德中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认同常回家看看。 ⑤了解成人意定监护制度,明白其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到爱今天的老人就是爱明天的自己。 ⑥观看视频,谈谈浩铭哪些行为感动自己,感悟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从内心深处感念父母之恩,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活动意图说明 采用配画外音的方式,多元呈现案例二。改编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渝0103民初19314号真实案例“成年罗欢一家后续”,引导学生聚焦一个家庭的成长变化,其中父母不慈而后可能子女不孝的人之常情的逻辑,及了解赡养是法定义务的强制性。 提供在家人感情有裂痕、道德作用有局限的情况下,精神赡养类案件普遍存在判决容易执行难的真实困境,设置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建议模拟座谈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常回家看看”入法如何发挥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统一促进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鞭策不孝子女,督促子女履行精神赡养的法定义务。 在朱莉张鑫遇养老难题和浩铭尽心尽力赡养母亲的正反案例对比中,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敬老是义务,是德之根本、法定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老难养、可以解,子女可以解。(4)课堂小结:家事和,万事兴!教师活动 ①播放家庭视频(部分学生全家福照片、社会部分行业全家福、主席书房不变的三幅家庭照片和他关于弘扬家风的发言) ②引导学生感悟、总结:只有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夫妻和睦、敬老爱幼才能构建和睦的家庭。只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所以,家和万事兴!学生活动 ①结合自身家庭、自身行为,深刻感悟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夫妻和睦、敬老爱幼才能构建和睦的家庭。 ②理解家庭和睦与家庭兴旺的关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国家昌盛的关系、发自内心地认同家和万事兴。活动意图说明 情感上首尾呼应,从课堂导入时张同学一家到课堂结尾时其他学生的幸福家庭的展示,充分感受家庭的温馨幸福,感悟家庭和睦背后的亲属和法律关系。 价值导向上呈现部分行业的全家福、习近平总书记和家人的照片以及他关于家风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到整个国家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理上梳理清楚道德和法律如何助力构建和睦家庭,以及家庭和睦与家庭兴旺的关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国家昌盛关系,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家和万事兴,培育家庭责任意识、培育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7.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采用中国传统习俗家门上贴对联的形式设计板书。中间的“和”在教学过程中呈逐步呈现,对联则是在最后总结家庭和睦与家庭兴旺、国家昌盛的关系至家和万事兴时逐步呈现。
8.作业设计 (1)课前作业:根据学案提示,自主预习本框内容。预计10分钟。 (2)课中作业:根据教学情境和任务,完成案例分析、立法意见座谈会等思维活动作业。时间贯穿课堂。 (3)课后作业:完成时间根据学生自身情况.。 ①整理本次模拟立法座谈会上的优秀建议,提交给重庆市立法基层联系点,真正的(地)参与我国的民主立法实践。 ②寻找身边的最美家庭,并设计推介词参与重庆市2023年国际家庭日(5月15日)宣传活动。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根据现场授课和课下学生反馈情况,本课有如下优点 ①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 课堂首尾都选用本班学生的家庭故事,从一个学生家庭导入到结尾很多学生家庭的呈现,既有个性共性的递进,也可以给予学生课堂内容的亲切感,增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意愿,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②采用正反案例教学推进课堂 改编了真实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好服务教材教学,并采用原创手绘动画和画外音等多种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探索分析的求知欲望。并将 “罗欢一家”的案例贯穿育小和敬老两个环节,既体现了生活中父母不慈可能后来儿女不孝的情感逻辑,也体现了育小职责大和敬老是义务的内在联系。同时又分析了同学幸福一家和浩铭孝敬母亲的案例,在正反案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处理好父母与子女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家庭和睦的可贵。 ③以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课堂采用议题式教学,在“如何构建和睦家庭”总议题的引领下,下设“子不育,谁之过?”“老难养,如何解?”两个分议题。并开展案例解析与分享、立法意见模拟座谈会的学生活动。在活动型课程的构建中明确学科任务以启发学生思考,在议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育小职责大和敬老是义务,其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2)根据课堂实操和学生现场表现,本课存在教学节奏偏快的不足 由于本课在备课设计时准备了视频、音频、文字等丰富的素材,基于课程需要和学科特点又设计了讨论、展示、座谈会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所以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容量就偏多。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故而有些环节推进比较快。 (3)根据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①懂取舍 思政学科是学科理论逻辑和社会生活逻辑紧密联系的学科,准备好一堂课不容易,需要根据新课标、新教材、新表述、新时政等诸多要素搜集适宜的上课素材来设计议题、情境、活动、任务。所以当好不容易搜集到一些非常合适的素材和话题时总是爱不释手,不想舍弃。但是一节课时间毕竟只有40分钟,必须有效高效的输出的同时就要懂取舍。所以,教学备课的过程要懂取舍、敢于“留白”,让位于学生,让课堂的现场生成更有空间和张力。 ②不断学习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更有效的将活动型课程与高考评价有机接轨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既想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高考应试水平,又想学生能够在课程活动中综合素养得以发展,本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课堂实操中确实有难以同时实现的情况。如何使课堂教学既能提高知识的获得效率,又能够全面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我还需继续努力学习、不断研究。
【附录1】案例一 罗欢家里那“典”事 父母离婚后,7岁的罗欢跟随母亲朱莉生活。父亲罗斌一直希望探望罗欢,但朱莉以罗斌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朱莉要求罗斌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罗斌则以朱莉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 罗欢生性敏感、冲动,习惯性用暴力解决摩擦。一次,罗欢在学校与同学李佳打架,并把李佳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罗欢的父母并未对其管教,并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 罗欢10岁时,朱莉与张鑫结婚,婚后生下一男孩叫张亮。张鑫歧视罗欢是女孩,在她读完小学后就不让她上初中。在家里罗欢吃不饱穿不暖,还承担了很多脏活累活。罗欢稍有不对,张鑫便非打即骂。朱莉震摄于张鑫的暴力,也不敢制止他的行为,一家人几乎没有和睦地过上一天。 【附录2】案例二 成年后罗欢一家 多年后,朱莉和张鑫渐渐老去,罗欢和张亮也都长大了。罗欢远嫁外省,张亮旅居国外。2019年张鑫摔伤长期卧床,朱莉因年岁过大照顾起来十分吃力。平时姐弟俩很少打钱给父母,也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这次更别指望他们亲自照料。 朱莉和张鑫看到一双儿女如此对待自己,既伤心又气愤,2020年将两人告到人民法院,要求他们每月给予一定的赡养费,并常回家看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