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0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古诗词整理表格。“古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单意象及特点 诗句 出处 情感笛声: ①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思念家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竹林:清幽宁静 琴声:清雅空灵 ③ , 。 王维《竹里馆》 淡泊宁静黄河:奔涌向前 ④ , 。 刘禹锡《浪淘沙 其一》 不屈不挠“古诗词中的手法”整理单手法 诗句 出处 手法阐释⑤ ⑥ ,对镜帖花黄。 北朝民歌《木兰诗》 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对偶 ⑦ ,寒光照铁衣。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一致;词性相同拟人 ⑧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赋予物以人的情态2.(10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正在筹备“厚植爱国情怀不负青春使命”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你和小语、小文参与其中。【撰写主持词】小爱:爱国情怀是亘古不变的情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①投身到谋求民族复兴与独立的事业中。小国:“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92年前,无数爱国志士把对日本侵略的憎恨转化为磅礴的力量,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热血铸就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坚rèn不拔的必胜信念。小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②为什么他们能战胜艰难的路途、凶恶的敌人、严重的饥寒?哦,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pī波斩浪、紧密团结的革命品质!小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3年前,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为祖国而战,③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们不以为然,以英勇顽强的斗志谱写了一曲壮歌。还记得那个想要一枚“朝鲜解放纪念章”的小战士吗?他笑着,就像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小漾:时代在变,爱国精神不变。生逢伟大的时代,④我们要始终铭记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 ( )他们学习,在爱国情怀的滋润里,不断拼搏奋斗,努力向前!(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亘 古②憎 恨③坚rèn ④pī 波斩浪(2)小语对主持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分析,你找出他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①句中的“与”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但句中“复兴与独立”的语序不当,不符合客观事理,应改为“独立与复兴”。B.②句运用设问的方式,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答句中的叹词“哦”,给人一种突然领会的感觉,也进一步提醒听众注意:崇高的理想、英勇团结的精神给予了红军战胜苦难的力量。C.③句中“众”与“寡”互为反义词,展现出敌我力量的悬殊。“不以为然”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词表现出志愿军对敌人的蔑视和无畏的气概。D.④句中的“始终”和“不断”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强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辈的付出,并会持续努力。“要”和“他们学习”之间应添加介词,如“向”“同”。(3)读过主持词后,小文发现“反抗压迫”是爱国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并联想到《海底两万里》中的一句话:“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你由此想到这个人物是 。除了“反抗压迫”,他的身上还有其它优秀的品质,简要结合“印度洋救助采珠人”这部分情节,你又进行了分析。3.(5分)【学校汇演节目设计】音诗画《谁是最可爱的人》序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合唱)志愿军的告别(情景表演)主体:战地通讯(朗诵+情景表演) 长津湖战斗(第一幕)松骨峰战斗(第二幕) ?(第三幕)胜利(第四幕)尾声:英雄赞歌(合唱)+《最可爱的人》(朗诵)备注:“音诗画”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诗歌、表演画面的一种艺术样式。(1)在主体部分第三幕,创作团队想在“魏巍与小战士的防空洞谈话”和“志愿军与亲人的家书往来”之间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呈现。你进行选择,并对比前两幕,说明了理由。(2)小语准备对前来报名表演、朗诵的同学进行面试。为此他设计了一张面试评分表,你帮他补充其中空缺的评分项目。音诗画《谁是最可爱的人》表演、朗诵面试评分表面试序号:试镜内容:志愿军与家人的告别(情景表演)剧本理解能力 ☆☆☆☆☆① 能力 ☆☆☆☆☆② 能力 ☆☆☆☆☆面试序号:朗诵内容: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吐字发音:清晰准确 ☆☆☆☆☆语气语调:③ 。 ☆☆☆☆☆总体评价 ☆☆☆☆☆备注:根据表现情况分项评分,再进行总体评价,5颗星为最高分。二、阅读与理解(41分)4.(3分)阅读下列崇祯皇帝赐秦良玉①诗,回答问题。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②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注】①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②鸳鸯袖:代指女装。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是借陈述秦良玉掌握了诸葛亮的八阵图,以女性身份执掌兵权,赞美其军事才能突出。B.“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指秦良玉甘心承受为国家、民族大义牺牲一切的决心,为国效力不一定非要是男子。C.“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写出了秦良玉穿着自制征袍,骑着战马作战的形象。D.“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表达了崇祯对当时许多男子和秦良玉一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力的赞美。5.(14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北宋 欧阳修《卖油翁》)【乙】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①,犹掇②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③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④;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枸⑤;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⑥,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注】①承蜩tiáo:用竿子粘蝉。蜩,蝉。②掇duō:拾取。③累丸二:(在竿头)累叠两个泥丸。④锱铢zīzhū:古时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⑤橛jué株枸jū:木桩。⑥反、侧:变动。(1)用“/”给[乙]文中的画波浪线断句。(断两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释担而立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累三而不坠 ④若槁木之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②子巧乎!有道邪?(4)[甲]文中卖油翁的倒油技术和[乙]文中佝偻丈人的承蜩之技都很高超,他们都有自己的“道”。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二者“道”之异同。6.(15分)阅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吧。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此刻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从人物描写角度)②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表达方式角度)(3)理解“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4)下面对《阿长与<山海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等均有涉猎,包罗万象。因此被少年鲁迅称之为“最为心爱的宝书”。B.“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这里“霹雳”“震悚”“敬意”,词语分量很重,但用在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却没有任何调侃之意,而是一种纯粹的敬意。C.“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从“终于”“仅”可知鲁迅以“童年的我”为视角展开这段温情的叙述。D.鲁迅拥有广博的胸怀,即使面对一个有这么多毛病和缺点,麻木的小人物,即使她做了一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好事,鲁迅也把它看得很重,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歌颂。7.(9分)阅读《骆驼祥子》文章选段,回答问题。A: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跑回来,手里用块儿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1)文中的“老者”指的是谁?结合加点词,说说祥子是个怎样的人?B:祥子找好车厂,回来取铺盖,看见她的眼已哭肿。他不会说什么,可是设尽方法想出这么两句:“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她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祥子只休息了一天,便照旧去拉车。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这样混过了一个来月,他心中觉得很平静。 (2)文中的祥子刚经历了什么人生变故?从语段中可以看出这时祥子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C: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儿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3)对画线句的理解有两种,你认同哪种并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①祥子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②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选择 ,理由: 三、写作与表达(30分)8.(30分)在七下课本的前三单元中,我们感受着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被其家国情怀所震撼;也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发现其优秀品格,而为之感动;面对祖国的河山、故乡的土地,内心涌动着丰富的情感……那些人、那些景、那些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断成长。请结合你的经历,以“她/他/它(任选其一),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泄露个人信息,如真实人名、班级名等(可用化名或其它代替)。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0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古诗词整理表格。“古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单意象及特点 诗句 出处 情感笛声: ① 宛转悠扬 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思念家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竹林:清幽宁静 琴声:清雅空灵 ③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淡泊宁静黄河:奔涌向前 ④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 其一》 不屈不挠“古诗词中的手法”整理单手法 诗句 出处 手法阐释⑤ 互文 ⑥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北朝民歌《木兰诗》 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对偶 ⑦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一致;词性相同拟人 ⑧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①宛转悠扬②羌笛何须怨杨柳③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重点字:篁)④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⑤互文⑥当窗理云鬓⑦朔气传金柝(重点字:柝)⑧杨花榆荚无才思【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10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正在筹备“厚植爱国情怀不负青春使命”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你和小语、小文参与其中。【撰写主持词】小爱:爱国情怀是亘古不变的情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①投身到谋求民族复兴与独立的事业中。小国:“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92年前,无数爱国志士把对日本侵略的憎恨转化为磅礴的力量,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热血铸就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坚rèn不拔的必胜信念。小青:“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②为什么他们能战胜艰难的路途、凶恶的敌人、严重的饥寒?哦,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pī波斩浪、紧密团结的革命品质!小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3年前,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为祖国而战,③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们不以为然,以英勇顽强的斗志谱写了一曲壮歌。还记得那个想要一枚“朝鲜解放纪念章”的小战士吗?他笑着,就像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小漾:时代在变,爱国精神不变。生逢伟大的时代,④我们要始终铭记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 ( )他们学习,在爱国情怀的滋润里,不断拼搏奋斗,努力向前!(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亘 gèn 古②憎 zēng 恨③坚rèn 韧 ④pī 劈 波斩浪(2)小语对主持词的文字内容进行了分析,你找出他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①句中的“与”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但句中“复兴与独立”的语序不当,不符合客观事理,应改为“独立与复兴”。B.②句运用设问的方式,能够引起听众的思考;答句中的叹词“哦”,给人一种突然领会的感觉,也进一步提醒听众注意:崇高的理想、英勇团结的精神给予了红军战胜苦难的力量。C.③句中“众”与“寡”互为反义词,展现出敌我力量的悬殊。“不以为然”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词表现出志愿军对敌人的蔑视和无畏的气概。D.④句中的“始终”和“不断”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强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辈的付出,并会持续努力。“要”和“他们学习”之间应添加介词,如“向”“同”。(3)读过主持词后,小文发现“反抗压迫”是爱国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并联想到《海底两万里》中的一句话:“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你由此想到这个人物是 尼摩船长 。除了“反抗压迫”,他的身上还有其它优秀的品质,简要结合“印度洋救助采珠人”这部分情节,你又进行了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和常见易错字。①“亘古”的“亘”应读:gèn;②“憎恨”的“憎”应读:zēng;③“坚rèn”的“rèn”应写作“韧”;④“pī波斩浪”的“pī”应写作“劈”。(2)本题考查词性、修辞与病句修改。ABD.正确;C.有误,“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对”,“不以为意”的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这里应用“不以为意”。故选:C。(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根据提示《海底两万里》和“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地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一边”的语言描写可知,这个人是尼摩船长;印度洋救助采珠人的情节是:尼摩船长见采珠人遭遇鲨鱼攻击,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尼德 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才幸免于难。后来,船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他一袋珍珠。据此可知,尼摩船长还具有舍己为人、慷慨无私、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解答】答案:(1)①gèn②zēng③韧④劈(2)C(3)尼摩船长尼摩船长还具有舍己为人、慷慨无私、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理由:尼摩船长见采珠人遭遇鲨鱼攻击,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尼德 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才幸免于难。后来,船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他一袋珍珠。【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一类问题,关键在于通过语文学习,培养自己关注、欣赏生活之美的一双“慧眼”,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3.(5分)【学校汇演节目设计】音诗画《谁是最可爱的人》序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合唱)志愿军的告别(情景表演)主体:战地通讯(朗诵+情景表演) 长津湖战斗(第一幕)松骨峰战斗(第二幕) 魏巍与小战士的防空洞谈话 ?(第三幕)胜利(第四幕)尾声:英雄赞歌(合唱)+《最可爱的人》(朗诵)备注:“音诗画”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诗歌、表演画面的一种艺术样式。(1)在主体部分第三幕,创作团队想在“魏巍与小战士的防空洞谈话”和“志愿军与亲人的家书往来”之间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呈现。你进行选择,并对比前两幕,说明了理由。(2)小语准备对前来报名表演、朗诵的同学进行面试。为此他设计了一张面试评分表,你帮他补充其中空缺的评分项目。音诗画《谁是最可爱的人》表演、朗诵面试评分表面试序号:试镜内容:志愿军与家人的告别(情景表演)剧本理解能力 ☆☆☆☆☆① 人物展现(或:台词朗诵) 能力 ☆☆☆☆☆② 团队合作(或:现场掌控) 能力 ☆☆☆☆☆面试序号:朗诵内容: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吐字发音:清晰准确 ☆☆☆☆☆语气语调:③ 富有变化 。 ☆☆☆☆☆总体评价 ☆☆☆☆☆备注:根据表现情况分项评分,再进行总体评价,5颗星为最高分。【分析】(1)本题考查情景补写。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任选其一作答。前两幕“长津湖战斗”“松骨峰战斗”都是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突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而“魏巍与小战士的防空洞谈话”和“志愿军与亲人的家书往来”都是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铁骨柔情,突出的是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和亲人的“爱”,揭示出志愿军战士在前线不怕牺牲的思想根源,使志愿军战士的形象更加丰满。(2)本题考查推荐介绍。①②根据提示“情景表演”和示例“剧本理解能力”可知,答案:①人物展现(或:台词朗诵),②团队合作(或:现场掌控)。③根据示例“吐字发音:清晰准确”和提示“语气语调”,可确定答案:富有变化。【解答】答案:(1)示例一:魏巍与小战士的防空洞谈话。理由:前两幕都是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突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这一幕可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铁骨柔情,突出的是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人民的“爱”,揭示出志愿军战士在前线不怕牺牲的思想根源,使志愿军战士的形象更加丰满。示例二:志愿军与亲人的家书往来。理由:前两幕都是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突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这一幕可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铁骨柔情,突出的是志愿军战士对亲人的“爱”,揭示出志愿军战士在前线不怕牺牲的思想根源,使志愿军战士的形象更加丰满。(2)①人物展现(或:台词朗诵)②团队合作(或:现场掌控)③富有变化【点评】解答情景补写问题,学生需从情景出发,结合前后文,分析作答。二、阅读与理解(41分)4.(3分)阅读下列崇祯皇帝赐秦良玉①诗,回答问题。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②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注】①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②鸳鸯袖:代指女装。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是借陈述秦良玉掌握了诸葛亮的八阵图,以女性身份执掌兵权,赞美其军事才能突出。B.“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指秦良玉甘心承受为国家、民族大义牺牲一切的决心,为国效力不一定非要是男子。C.“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写出了秦良玉穿着自制征袍,骑着战马作战的形象。D.“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表达了崇祯对当时许多男子和秦良玉一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力的赞美。【分析】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意思是崇祯赞美秦良玉军事能力很强,学习了当年蜀汉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说明秦良玉以一女性执掌兵权。兵符,古代将军指挥军队的符印。“由来巾帼甘心受”意思为秦良玉北上勤王是秦将军自己主动请缨,愿意承受为国家、民族大义牺牲一切的。“何必将军是丈夫”意思是将军为什么一定要男人呢?女人也可以做将军的,这是崇祯在看到那些男性将领个个观望不前的感慨!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是说秦将军的战袍是自己裁剪出来的,这当然是一种凸显秦将军是女性的表现。“桃花马上请长缨”是说秦将军骑着桃花马主动请缨勤王对抗满清铁骑的蹂躏!“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这两句是崇祯皇帝讽刺那些堂堂六尺须眉男子(明代一尺为33公分,六尺相当于198公分左右)竟然连个女人都不及,在国家危难时刻都逗留不进,观望不前。“奇”这里应该解释为“腐朽的出奇!”【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作者借这首诗来赞美秦良玉的勇猛杀敌;也是讽刺一般男子的贪生怕死,怯弱无能。故选:D。【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5.(14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北宋 欧阳修《卖油翁》)【乙】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①,犹掇②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③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④;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枸⑤;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⑥,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注】①承蜩tiáo:用竿子粘蝉。蜩,蝉。②掇duō:拾取。③累丸二:(在竿头)累叠两个泥丸。④锱铢zīzhū:古时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⑤橛jué株枸jū:木桩。⑥反、侧:变动。(1)用“/”给[乙]文中的画波浪线断句。(断两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释担而立 放下 ②尔安敢轻吾射 怎么 ③累三而不坠 掉落 ④若槁木之枝 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②子巧乎!有道邪?(4)[甲]文中卖油翁的倒油技术和[乙]文中佝偻丈人的承蜩之技都很高超,他们都有自己的“道”。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二者“道”之异同。【分析】参考译文:【甲】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 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在竿头上叠放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捕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儿,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怎么会抓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而不分散,要聚精会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的划分。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句意:运用注意力而不分散,要聚精会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故断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②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安:怎么。③句意: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坠:掉落。④句意:就像枯树枝。槁:枯。(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重点词:无他,没什么。惟,只是。句意: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②重点词:子,您。道,方法。句意: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阅读两篇文章,了解故事内容后可知,《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文中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即为本文的主旨句,也正是卖油翁成功的秘诀。《丈人承蜩》以老汉粘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文中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即为本文的主旨句,也正是佝偻老人成功的秘诀。答案:(1)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2)①放下。②怎么。③掉落。④枯。(3)①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②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4)《卖油翁》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正是卖油翁成功的秘诀;《丈人承蜩》以老汉粘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正是佝偻老人成功的秘诀。【点评】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6.(15分)阅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吧。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此刻的心理活动,不少于50字。(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从人物描写角度)②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从表达方式角度)(3)理解“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4)下面对《阿长与<山海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等均有涉猎,包罗万象。因此被少年鲁迅称之为“最为心爱的宝书”。B.“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这里“霹雳”“震悚”“敬意”,词语分量很重,但用在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却没有任何调侃之意,而是一种纯粹的敬意。C.“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从“终于”“仅”可知鲁迅以“童年的我”为视角展开这段温情的叙述。D.鲁迅拥有广博的胸怀,即使面对一个有这么多毛病和缺点,麻木的小人物,即使她做了一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好事,鲁迅也把它看得很重,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歌颂。【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故事,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也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敬佩、感激、尊敬、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注意阿长的身份是“我”的保姆,是不识字的,抓住从第一段的关键语句“连阿长也来问”“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等来进行分析即可。(2)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此句为语言描写,所述话语符合人物身份。“哥儿”的称呼,既亲切又透露出长妈妈对“我”的亲热、疼爱“三哼经”表现出长妈妈不识字、没文化的特征,整句刻画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但又没文化的农村妇女形象。②本题考查表达方式。“仁厚黑踣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个句子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神力”是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伟大”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之情。(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从“终于”“仅”可知鲁迅以“童年的我”为视角展开这段温情的叙述。故选:C。答案:(1)我想:你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你不认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部书,也似乎并不关心我,因此你也不会理解我的心情。(2)①语言描写,揭示了她善良、真诚、淳朴的性格特点,反映出她热爱、关心孩子的品质。②抒情,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怀念与感激之情。(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C【点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7.(9分)阅读《骆驼祥子》文章选段,回答问题。A: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跑回来,手里用块儿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1)文中的“老者”指的是谁?结合加点词,说说祥子是个怎样的人?B:祥子找好车厂,回来取铺盖,看见她的眼已哭肿。他不会说什么,可是设尽方法想出这么两句:“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来!一定来!”她点了点头,没说什么。祥子只休息了一天,便照旧去拉车。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可也不故意的偷懒,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这样混过了一个来月,他心中觉得很平静。 (2)文中的祥子刚经历了什么人生变故?从语段中可以看出这时祥子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C: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儿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 (3)对画线句的理解有两种,你认同哪种并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①祥子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②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选择 ② ,理由: 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分析】《骆驼祥子》讲述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可以判断出:老者是老马。“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跑回来,手里用块儿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中的“猛地”“飞也似地”“托着”“一直”写出了祥子发现老马晕倒后,给老马买包子的经过,体现了祥子的善良和热诚。(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把握。根据“找好车厂,回来取铺盖”,可以判断出:这是祥子刚经历了虎妞难产死亡的事情。小说里的祥子刚到北京城的时候,还是一个积极向上、吃苦耐劳、有梦想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重重打击之后,他变得麻木、懒惰。(3)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关于造成祥子性格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代的因素,那个黑暗的时代,冷酷的人际关系,让好人没有出路;也有祥子自己个人的因素,懦弱妥协的性格缺陷,决定了祥子的悲惨命运。据此,从一个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答案:(1)“猛地”“飞也似地”“托着”“一直”生动传神地描写了祥子急着给老马买包子的情态,表现了祥子心地善良。(2)祥子刚经历了虎妞难产死亡的事情。从“他不像先前那样火着心拉买卖了”中可以看出,祥子懒散了。(3)示例:②,祥子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三、写作与表达(30分)8.(30分)在七下课本的前三单元中,我们感受着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被其家国情怀所震撼;也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发现其优秀品格,而为之感动;面对祖国的河山、故乡的土地,内心涌动着丰富的情感……那些人、那些景、那些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断成长。请结合你的经历,以“她/他/它(任选其一),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泄露个人信息,如真实人名、班级名等(可用化名或其它代替)。【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她/他/它,影响了我”里面有几个关键性词语:她/他/它、影响、我。“她/他/它”是重点描绘的写作对象,“我”标志着文章要使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影响”可以理解为让人更好地成长、感受到力量等意思。写作时,应重点关注这几个词语。选材构思:根据命题分析,本题应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在写文章时,不能围绕着影响空发议论,写人离不开叙事,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写。这里的“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者名人:岳飞、辛弃疾、谷爱凌等;还可以是名著中的人物,如简 爱、保尔等。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结尾议论抒情,表达“我”的感悟。在表现对“我”影响的过程时,可以使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十分生动。【解答】他,影响了我 他就是深刻影响我的那个人。影响我最深的人不是我的亲戚,也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的现任语文老师——庞昌兴。 庞老师很帅,他有着中等身材,三十岁左右(估计只能左一点)。庞老师的眉毛很浓,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老师的嘴小,微笑时,只露出了整齐的雪白的门牙。 庞老师影响我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话。记得,市里举办征文大赛,庞老师让我们全班每人都要写一篇征文,命题为“秋天”。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样一位新老师面前展示的机会。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家的《好词好句好段》上的“好句”和“好段”凑在一起,然后抄了下来,自己又锦上添花地加了自己写的几句话,一篇作文就成了。我自己觉得挺满意的,于是,第二天就交给了老师。 庞老师看过我的作文后,皱紧了眉头说:“你虽然用了许多好词佳句,但写得不太真实,只有真实才算得上是好文章。”老师抬起头望了望我,又用笔指着文章每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沉重地说:“你看,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没有顺序。”说完,又打开语文书,翻到了一篇课文给我看,果然这篇课文的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都用了时间词,时间词用得也非常有顺序。看到这里,我的脸红了,因为我已经知道老师晓得我这篇文章是抄的了。 听了庞老师的这番话后,我既悲伤,又高兴,悲伤是因为我的“不劳而获”受到了批评。高兴是因为我已明白了写作的真谛“真实的才是美”。走出办公室,一个人认真地看着校园里的秋景,真正的秋确实不是我所写的那样华丽。回到家,我把自己一人关在书房里,仔细回忆一天所见,好好得动了动我的脑袋瓜,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把作文搞定了。我又一次交给了老师,老师说这篇文章不错,只是有几处需要修改。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因为老师曾经说过,他推荐的文章十之八九能发表。Yeah! 就是庞老师说的“只有真实才算得上是好文章”这句话,使我的作文多了真实,少了虚假;多了吸引人的地方,少了“流水账”。这次语文单元测试中的作文成绩令我大吃一惊,竟然得了我有始以来从未得过的满分,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老师的那一句话吧!【点评】这是一篇不错的写人文章,记叙了庞老师为我修改作文及对我的教导,从而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这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激。句子通顺,有条理。用词再准确些就更好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