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14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14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 裴多菲
【新课导入】诗文赏析
说一说:你渴望的自由是怎样的?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1. 提高对自由平等的认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2. 培养自由平等意识,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自 主 学 习
1. 自由的含义与意义?P99-100
2. 为什么说自由是有限制的?P99-100
3.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P100
4. 平等的含义与意义?P101
5.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102-103
2023年2月,湖南桑植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励志演讲却遭受网暴。
【探究一】聚焦热点
积极思考,理性表达:
1.在网络上发言是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
2.网络施暴者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
3.结合“网络施暴者的账号被处置”一事,请你给自由一词下个定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言论自由有限度。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1. 自由的含义与意义 P99-100
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P100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P99
2. 如何理解自由 P99
意义:
含义: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净网2023 680余万个账号,被处置!#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13项“晴朗”专项行动,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APP、小程序2890余款,解散关闭群组、贴吧26万个,关闭网站7300多家,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热点后续
合作探究,理性表达:
结合该事件,请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①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④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P100
探究分享:
这些情况符合平等原则吗?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平等的认识。
男女同工同酬
军人优先
老弱病残孕专座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探究二】聚焦生活
(1)
同等情况
同等对待
(2)
不同情况
差别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二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注意:平等≠平均。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4. 平等的含义与意义 P101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结果平等)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结果平等)
(2)意义:
(1)含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①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平等地适用法律)
5.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P102-103
自由
内涵
含义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权益受到保护,违法予以追究
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是有限制的
八年级学生田某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请你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能力提升
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理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田某没有认识到上学、做作业是他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他必须履行的受教育的义务。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抽烟、喝酒是不良行为,向同学索要财物是违法行为,田某触犯了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