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教师用书: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配套教师用书: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资源简介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文化的作用
近三年高考试题对本热点重点考查文化对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涉及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从题型上看,选择题数量减少,非选择题明显增加。从考查方式上看,多以社会热点问题或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料为背景,与其他内容综合起来(通常结合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等考点进行综合考查,有时也会结合文化创新、民族精神等知识点)考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由材料中“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慢摆脱”可知①符合题意。由材料中“摆脱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可知③符合要求。②“决定”夸大文化的作用;④说法不恰当。
【答案】 B
复习中结合社会文化现象,文化活动,联系热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①结合各地文化节的举办,理解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②结合外来文化的冲击,理解文化与政治的关系;③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认识发展文化的必要性;④根据党和政府关于文化方面的阐释,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⑤结合农家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认识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⑥结合社会文化环境的整治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⑦结合各地开展的有益文化活动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2013·广东文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读书的文化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①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观点错误;本题强调了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2.(2013·江苏单科)韩国某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对韩国歌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更多的关注”“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对于韩国文化的关注有利于推动韩国产品的销售,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①③说法正确。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创新
近几年,各地高考对本热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交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面。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以体现类、措施类、启示类和意义类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一般运用图表、案例等具体材料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联系实际说明文化创新的途径等。从考查方式上看,大多以热点材料如年度内的文体盛会、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文化交流、发展与创新的案例等为背景进行考查。
 (2013·山东文综)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中国瓷的器型”“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题干强调的是意大利瓷器的创新特点,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观点与题意无关;意大利生产的瓷器兼有中国瓷器和欧洲瓷器的器型与纹饰,这表明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观点正确;意大利瓷器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这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观点正确;文化交流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观点错误。
【答案】 C
复习中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借助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措施。②结合重大文化和体育赛事,文化遗产的申请与保护等方面的热点,认识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③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通过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事例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发展传统文化。⑤结合各地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文化发展案例,认识文化创新的意义、措施与途径。
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2)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解析】 第(1)问,关键是读懂题干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的角度,即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发展,要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推动作用;第(2)问是开放性问题,可从文化合作、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的开发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中华文化的特点
近几年高考,对本热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点上。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观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题型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选择题为主。材料题主要立足文化发展,具体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古代文化典籍、名人名言、民族文化状况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中华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改编)《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台湾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图卷》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台湾风物图卷》描绘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①说法正确。它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说明两岸文化有共同的根源,②说法正确。《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艺术风格相似,但文化价值各异,③说法错误。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④说法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错误。选A项。
【答案】 A
该热点主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是什么”强调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为什么”强调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怎么做”强调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复习中要立足中华文化,掌握展现文化力量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材料。①结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结合各地文化节的举办,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节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结合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汉语影响的不断扩大,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认识中华文化发展的原因。
4.(2013·安徽文综)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不同区域丰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和人文资源”“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①观点正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观点正确;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代的文化,③观点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而不是“融合统一”,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5.(2013·福建文综)贴窗花,写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贴窗花”“年夜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拜大年”“花各异,韵相同”。由此可知,题干强调中国式过年蕴含着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因而A项符合题意;B项中“最新潮流”、C项中“文化之大全”、D项中“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切表述不恰当。
【答案】 A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高考对本知识的考查集中度高,多以考查弘扬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为主,重点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等。从试题类型上看,在坚持选择题考查的基础上,主观性试题的比重逐步上升,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为主。从考查方式看,命题取材融合时代气息, 以一些热点材料如抵御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大成果等为背景进行考查。坚持单一考查和综合考查相结合。既有对本单元某个单一知识点的考查,更多的是综合文化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3·四川文综)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万众一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折不挠”“中华民族精神”。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义,①是指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而不是民族精神,②不正确;③④从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角度,说明了新时期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 D
复习中要立足中华民族精神,掌握展现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精神的时事材料。①结合有关载人航天精神、道德模范的案例、党领导人民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说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阐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②结合青少年自身思想状况,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认识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
6.(2012·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 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答案】 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鹦歌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现状与先进文化建设
近几年高考,知识内容的考查集中在发展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文化的要求、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判断区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以体现类、启示类、意义类和措施类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往往结合现实生活中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危害来分析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原因及对策;结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精神文明建设。
 (2013·江苏单科)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说明(  )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追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文化演出市场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不利于文化惠民,这说明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B
复习时注意命题选用“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情景”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所以复习时要把握以下热点材料:①结合社会文化现状,区分腐朽文化与落后文化。②结合当前基层文化建设,认识大众文化的表现和发展意义,认识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性。③国家文化整治行动、优秀文化作品评比、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④结合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7.(2013·重庆文综)近年来,央视相继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得公众好评”。题干强调了“最美”系列节目的作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②说法错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统一的,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④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是由主流媒体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答案】 B
8.(2012·江苏单科)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 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的手法虽然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受到了社会的批评,要求影视创作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选D。A与题干的意思相反。B、C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
【答案】 D
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与思想道德的提升
近几年高考,考查知识的重点集中在社会主义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保障、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上。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以体现类、原因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尤其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两个修养的关系。从考查方式上看,高考多结合当代青年的社会生活考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结合格言、警句、社会热点问题等考查两个修养等。
 (2013·广东文综)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 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拉动居民文化消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措施。由于生产决定消费,所以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经济,增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健康的文化,所以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消费的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而发展文化事业则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此外,还要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消费主体。
【答案】 ①发展经济,增强居民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费能力。②发展先进文化,引领文化消费方向。③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消费。④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⑤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消费主体。
复习中,要结合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典型事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道德模范评选、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分析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文化环境净化行动,明确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要特别注意在主观题中本课知识与文化生活其他考点相结合进行考查的可能性。
9.(2012·安徽文综)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解析】 本题以更高的道德追求为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要求从文化传承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作答,材料中强调中华传统美德的历久弥新,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准确对待传统文化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其次要求从思想道德精神的角度作答,材料中强调安徽好人与道德模范成为指向标,说明思想道德精神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并且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说明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答案】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