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型 新课 多媒体使用 是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法治观念:了解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战略,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自觉承担责任。
教材 分析 重点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共享发展成果
难点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学法指导 归纳式指导法、迁移式指导法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习近平说,2019年我国在经济、科技、环境、国防、外交等等各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 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是什么 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 4.怎样全面深化改革?(怎么做) 5.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为什么) 6.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怎么做) 【新课讲授】 一、改革进行时 思考: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探究与分享: 不是部分人享有;不是同时、同步富裕要先富带后富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民生福祉的一切举措,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了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语出唐太宗李世民的《晋宣帝总论》。大意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明白我们应该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立志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板 书 设 计
作 业 布 置 书面
研究性课题
预习
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
第 周 月 日
教案检查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