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第三单元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课题 《单音与和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承接上一课,进一步引申出对集体主义的 学习,这一课侧重引导学生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的有效处理,帮助学生理解规则与集体利益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学习 目标 【走进课标】 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性与冲突,知道如何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知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核心素养】 增强热爱集体的情感、树立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亲近集体、融入集体的情感;在集体生活中涵养自觉遵守集体共同规则、规范的品格;提高处理集体生活中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处理好个性化需求和集体共同要求的关系;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过充实、和睦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重点 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难点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厦门六中合唱团《稻香》 说一说:在参加大合唱时,怎样才能让“合唱”更动听,让“和声”更美? 引导学生结合本课主题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活动一:生活与规则 (一)“真心话大冒险”:假如在集体生活中,没有了规则,你会怎么做? 关于早上到校,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穿着打扮,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手机、电子产品,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整理:在现实生活中,关于以上内容,我们有哪些需要遵守的规则? (小组合作完成) (二)展示成果: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早上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 要穿着校服,佩戴红领巾; 不允许带手机上学; 课间文明休息,不要在走廊、楼梯处打闹; 每天要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 “真心话”:以上规则,有哪些是你自觉自愿遵守的?有哪些不是你自觉自愿遵守的? (自主作答) 活动二:课堂探究: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一)小军同学愿意遵守以下规则,你同意吗? 早上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 课间文明休息,不要在走廊、楼梯处打闹; 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个人需要与集体规则不会产生冲突? 教师小结: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二)议一议: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矛盾为什么出现矛盾或冲突?(以“手机管理为例”) 如: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沉迷其中。因此反对该项规定;有些同学表示自己带手机去上学方便和家长联系;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规定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思考:个人需要与集体规则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基于个人和集体的不同需要。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如何面对冲突 回忆自己的集体生活,完成下面表格。 议一议:对于上述冲突,你有哪些理智的处理办法?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小结: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活动三:学以致用 为打造优秀班集体,七年级某班在班长和班干部的努力下,设计了如下班规。引发了同学们的议论…… 早上按时进班交作业并早读,迟到者操场跑步5圈; 禁止在教室里吃零食、喝饮料;如有违反者,打扫教室一周时间。 课堂上不能睡觉,同桌之间有互相提醒对方遵守课堂纪律的义务。 …… 运用本课所学,分析并讨论以上班规是否科学合理。如有不当之处,可以怎样修改呢?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目标导学二:让和声更美 活动一:课堂小游戏: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指令,当听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词时,作出相应的动作,每个动作连拍三下。 (小雨:拍手 ; 中雨:拍大腿 ; 大雨:跺脚; 暴雨:拍手+跺脚) 教师小结:为了让集体的和声更美,我们每个人应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之美。 活动二:课堂探究 学校规定课间要文明休息,不允许追逐打闹。前段时间其它班级有同学因为下课后在楼梯追逐打闹摔伤就医,一段时间都无法上学了。所以班委会要求我们下课后尽量不出教室,在班级也要保持安静,不能讲话。班级的确变得安静下来了,但是同学们学习上遇到问题,课间也没办法讨论。慢慢地,班级变得“死气沉沉”,学科老师也反映同学们上课时精神状态不佳,班级氛围沉闷。 议一议:(1)班级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2)请你来出主意: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呢? 教师小结: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活动三:新闻点评 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新《客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 (1)说一说:为什么要对儿童优惠票政策进行调整? (2)这种调整说明了什么? 教师小结:随着集体的发展,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变得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 活动四:课堂探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展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事迹(辅以视频) 思考: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结合课本知识整理作答) 教师小结:集体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活动五:正确对待和处理集体生活中的冲突 情境探究:在下午的自习课上,学校组织了大扫除。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张晓明四处闲逛,一会儿扫地,一会儿帮同学擦图书柜,一会儿又找借口去找老师,没有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摆放桌椅。生活委员很生气的批评了晓明。晓明认为生活委员是针对他,于是吵了起来。班长看到后急忙过去劝解两人并帮助晓明完成了任务。 思考:(1)你如何评价张晓明同学的行为? (2)生活委员和班长的做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3)面对集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 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同时提高思辨能力。 进一步思考在集体生活中,个人意愿和集体要求之间的关系。 探讨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的表现和原因。反思自己的意愿是否合情合理。 回归到日常生活,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集思广益,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 提高分析能力,通过讨论与合作,展示集体智慧。 紧扣主题 ,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积极性。 回归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结合时政新闻,明确知识点。 通过身边的榜样人物,了解并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 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冲突,让和声更美。课堂练习 见PPT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做好自己,让集体的和声更和谐、美好!板书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