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宽容的含义,懂得宽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2.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能力;3.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宽容的含义;2.学会宽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3.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能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宽容的含义;2.如何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教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六年级下册;3.多媒体课件;4.宽容他人的图片。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宽容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宽容的含义,例如:你们觉得宽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宽容他人?等等。知识讲解环节1. 讲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例如:宽容是一种对他人错误和缺点的容忍和谅解,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2. 讲解宽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例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宽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不能因为他人的错误和缺点而对他人产生偏见或歧视。3. 讲解宽容的具体表现方式,例如:不批评别人、不讽刺别人、不挑剔别人、不嘲笑别人等。案例分析环节1. 分组讨论宽容的案例,例如:如何宽容一个犯错的同学、如何宽容一个脾气不好的老师、如何宽容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同学等。2. 请学生自己撰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宽容他人。角色扮演环节1. 设计几个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演绎出宽容的表现方式,例如:在同学犯错时不批评他、在老师不公正时不讽刺他等。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宽容的重要性和好处。课堂总结环节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案例,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和表现方式。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何落实宽容的行动。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每位学生写一篇关于宽容他人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宽容他人的理解和认识。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时间和质量,鼓励学生在作业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宽容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宽容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宽容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