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道德与法治1.1《学会尊重》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道德与法治1.1《学会尊重》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尊重》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2.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3.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尊重的含义;
2.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3.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尊重的含义;
2.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教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用书六年级下册;
3.多媒体课件;
4.尊重他人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尊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尊重的含义,例如:你们觉得尊重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等等。
知识讲解环节
1. 讲解尊重的含义和重要性,例如:尊重是一种对他人权利和尊严的认可,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 讲解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例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3. 讲解尊重的具体表现方式,例如:礼貌待人、不说伤人的话、不打架斗殴、不欺负弱小、不歧视他人等。
案例分析环节
1. 分组讨论尊重的案例,例如:在校园里如何尊重他人、在家庭中如何尊重父母、在社会中如何尊重老人等。
2. 请学生自己撰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角色扮演环节
1. 设计几个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演绎出尊重的表现方式,例如:在公共场合礼让他人、在家中尊重父母的意见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尊重的重要性和好处。
课堂总结环节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案例,强调尊重的重要性和表现方式。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何落实尊重的行动。
五、作业布置
1.教师布置作业:每位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认识。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时间和质量,鼓励学生在作业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尊重的含义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