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机械波的传播现象(第1课时)课件(共28张PPT) 高二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机械波的传播现象(第1课时)课件(共28张PPT) 高二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机械波
第三节 机械波的传播现象
水波绕过障碍
水波遇到石头、树、船等障碍物时会绕过继续向前传播。同学们平时有见过这些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观察与思考
定义:水波在遇到小障碍物或者小孔时,能绕过障碍物或穿过小孔继续向前传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波的衍射。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问题一:衍射是如何发生的?
实验一: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改变窄缝的宽度
结论:波长一定,减小窄缝的宽度,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窄缝的正后方
水波区
向外扩张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机械波衍射的条件
实验二:保持窄缝的宽度不变,改变水波的波长
结论:缝宽一定,波长越接近窄缝的宽度,水波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机械波衍射的条件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机械波衍射的条件:进一步实验表明,当缝、孔的宽度或者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近或者比波长更小时,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不只是机械波,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尺寸 ≤ 波长)
声波的衍射
光的衍射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2)不见其人,但闻其声。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隔墙有耳。
在我们班课室里,能听到其他班老师上课的声音。
机械波衍射的生活应用
练习1.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一定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的措施是(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分析: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所以缩小障碍物的尺寸可以使衍射明显。又因为v=λ/f,当波速一定时,减小频率则波长增大,所以选D.
D
2.在水波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窄缝,已知窄缝的宽度为0.5 cm,所用水波的波长为5 cm,则下图所示的衍射图样中正确的是(  )
分析:窄缝宽度0.5 cm明显小于水波波长5 cm,符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且水波是以水中“某点”为中心的弧线,故只有选项C正确.
C
3. (多选)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此时能观察到波明显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道孔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能观察到波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项A对;因波的传播速度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即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应相等,故选项B对;若将孔AB扩大,且孔的尺寸远大于波长,则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项C对;若f增大,由λ=v/f,知λ变小,衍射现象变得不明显了,故选项D错.
ABC
机械波衍射的原理猜想
我们知道,波动的起源是波源的振动,波动的传播是由于介质中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介质中任何一点的振动将直接引起邻近各点的振动,因而在波动中任何一点都可看作新的波源。
从各类实验中我们发现,若水面上有一任意波动传播,当波遇到一个很小的孔时,穿过小孔的圆形的波,与原来波的形状无关,这说明小孔可以看作新的波源.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问题二:如何解释衍射现象?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问题二:如何解释衍射现象?
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波动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做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就形成新的波面。适用于任何波动过程。
小孔可看作一个新的波源
惠更斯原理中的基本概念
波面:振动情况相同的点组成的面叫做波面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理解惠更斯原理
(1)波动传到的任意一点都可看作是子波源
(2)所有子波源各自同时向外发出子波
(3)各个子波所形成的包络,就是新波面
注意:惠更斯原理对任何波动过程都是适用的,但这一原理不能解释波的强度

子波源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利用惠更斯原理解释衍射现象
假设有水波从左向右传播,而后波动传到狭缝处
子波源
向障碍后传播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问题三:光有反射和折射(光是电磁波),那机械波是否具有反射和折射呢?
当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介质时,机械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三:将两根不同的弹簧连接,产生一列机械波在连接的两根弹簧上传播.观察机械波的传播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机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形成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波速慢介质
波速慢介质
波速快介质
波速快介质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入射波分裂为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演示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水波“透镜”形成的折射波实验照片
水波的入射波和反射波
水波形成的反射波和折射波图形
普遍地,若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时,波的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会发生折射,继续传播.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那么反射波和折射波会满足什么规律呢?
①反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那么反射波和折射波会满足什么规律呢?

入射波
折射波
介质1
介质2
介质1
介质2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那么反射波和折射波会满足什么规律呢?
蝙蝠利用了声波的反射来感知昆虫位置
渔船利用了声呐搜索鱼群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机械波反射和折射的生活应用
由于墙壁、地面、天花板对声波的多次反射
4. (多选)关于波的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B.地震波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则同时发生了折射
C.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发生了折射
D.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发生了反射
分析:在空旷的山谷里叫喊,可以听到回音,这是声波的反射现象,A正确;地震波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则传播的介质发生了变化,一定同时伴随波的折射现象,B正确;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发生了折射,也可能是发生了反射,C、D错误。
AB
5.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线、反射线、折射线,则( )
A.2与1对应的波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对应的波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对应的波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对应的波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分析:1、2对应的波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对应的波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误;1、3对应的波是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相同,因而频率相同,由λ=v/f得波长不同,故C错误,D正确。
D
练习6.一列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0.2 m.当该声波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传入介质Ⅱ中时,波长变为0.6 m,如图5所示,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
(1)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时的频率;
(2)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
(3)若声波垂直进入介质Ⅱ,经0.4 s返回空气,则介质Ⅱ的深度为多少?

小结
机械波的传播现象(1)
一、机械波的衍射与惠更斯原理
(1)衍射:机械波能绕过障碍物或穿过小孔继续向前传播
(2)重要结论:当缝、孔的宽度或者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近或者比波长更小时,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二、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1)当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介质时,机械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2)折射波的波速和波长会改变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