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标要求】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区分狭义逻辑学和广义逻辑学。
【教学目标】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
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教学重点】了解“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把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区分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
探究活动一:图文分析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探究问题: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或者与“规律”同义;(研究对象)
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研究目的)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1)作为规律的逻辑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属于价值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属于社会发展的规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规律。
——人们常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实际上就是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规律
(2)作为逻辑规律与规则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例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你说法不合逻辑”“说话、办事要合乎逻辑,不能随心所欲。”
——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与规则
(3)作为思维方法的逻辑: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念,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逻辑的研究对象。
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你这是强盗思维。
——面对不讲道义的言行,人们常常谴责他们是奉行“霸权主义的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这当然不是说他们遵守了什么逻辑规则,而恰恰是指他们的思维方式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4)逻辑这门学问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
例如:逻辑是一门基础学科。大学有逻辑学这门课程。我们为什么要学逻辑?
2、“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①逻辑学是以逻辑规律与规则为首要研究对象的,同时逻辑学也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的方法,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②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列宁
——这句话意在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离开了大量具体的思维实践,也就无法抽象出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而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
【知识整合】:“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联系
规律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这是生活的逻辑” ①逻辑学是以逻辑规律与规则为首要研究对象的,同时逻辑学也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的方法,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②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要遵守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下面材料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规律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强盗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某种思维方法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逻辑规律与规则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逻辑学
例: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④美国“长臂管辖"的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详解】“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该项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与题意不符。②:该项中的“逻辑”指逻辑学这门学问,②与题意不符。③:该项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③符合题意。④:该项中的“逻辑”指思维方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第二目: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只有一人说实话》
逻辑推理:只有一人说实话,
儿子:妈妈做的 妈妈:不是我, 奶奶:也不是我 问:是谁做的
思考:观看视频内容分析这种判断正确吗?这是用什么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这种判断是正确的,这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这种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就称为逻辑学。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1)狭义的逻辑学: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2)广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3)二者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法律逻辑、论辩逻辑、科学逻辑等是逻辑学在不同具体领域的应用和分支。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知识拓展】:思维形式结构
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这两个判断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内容的判断加以比较,就可以揭示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内容的推理加以比较,就可以揭示判断在推理构成中的联系方式。
3、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金属”是“导电的”——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 ———— 判断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
小明: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小芳: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探究问题:两位同学各自推理的前提真假如何?两位同学各自推理的结论真假如何?由此,你认为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探究活动四:
战国时期赵国人公孙龙特别擅长诡辩。有一次他牵着一匹白马过关。
关 吏:按照法律,人可以过关,但是马不行。
公孙龙:法律规定不允许马过关,但没有规定不允许白马过关。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所以,就可以过关。
关 吏:难道白马不是马吗
公孙龙:“马”是对马“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所以“白马非马”!
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
思考:这个小故事对你学习形式逻辑带来哪些启示?如果你是关吏,你将如何反驳公孙龙?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
“论辩”过程 :
关吏:论点:所有马都不能过关
论点:所有白马都是马——所有白马都不能过关
公孙龙:论点:“马”是对马“形”的规定,——白马非马”
论点:“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
关吏:论点:马不可以过关,
论点:“马”是对马“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白色”可以过关,请把“形”留下
4、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1)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2)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