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依法行使权力。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步入青春期,权利意识随着其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增强,往往只强调自己拥有的权利,而忽视了别人权利的存在,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只顾自己权利的实现,而忽视他人权利,甚至损害他人权利的情况。核心素养目标法治意识: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合法权利。科学精神: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注重他人合法权益,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公共参与: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懂得按程序维护法定权利,增强程序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激发学生依法行使、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行使权利有界限教学难点:维护权利有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我选择:真假俱迷人教师提问: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校园小调查:①同学说有老师叫你去办公室,去了之后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②看到男女同学在认真讲题就说他们互相喜欢?③听到只言片语没有落实就夸大其词的宣扬?学生思考:①平板投票查看结果②这些谣言对你造成过伤害吗?展示图片:湖南电信大楼着火、江西1888万天价彩礼,大家知道这些事件吗?教师过渡:从社会事件到校园问题,热点事件中总是有谣言的身影,有人说:“法律赋予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这是我行使法律的表现”也有人说“严重的校园谣言是校园霸凌,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依法行使权利》从张三的故事中来寻找答案。环节一:我观察:玩笑有界展示故事:《最好的朋友也不能开玩笑吗》今天张三格外烦恼,因为他和他最好的朋友李四有了矛盾:最近流行一种QQ空间“晒遗像”接力,昨天他看到他最好的朋友用了他的照片p成黑白,并配文:“最好的朋友走了,我该怎么办”,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点赞转发,而他并不喜欢这种玩笑方式,他回复了评论却被朋友说开不起玩笑,小题大作...教师提问:①李四有发QQ空间的权利吗?②你如何看待张三的烦恼,从法律的角度说明原因③猜测这件事情会造成什么影响?学生活动:观察讨论 评析言论(用平板投票到底是小题大作还是玩笑过度)并回答上面问题教师引导:从法律角度分析事件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教师总结一: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P43环节二:我思考:程序化纠纷展示故事:《我只想要一句道歉》张三越想越气,明明自己是受害者,还被说成是开不起玩笑,现在这个事情让他无心学习,他不解决这个事情什么都干不了,他和几个朋友说了后,朋友的主意汇总现在有三条路可走:①以牙还牙反击②忍气吞声算了③敞开心扉谈话教师提问:①这三种方式你更倾向于哪种?②任选一种进行故事续编,写出这条路的结局是什么?学生活动:选择多个学生进行情景续写,后面续写的同学要找到自己的创新角度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续写都非常有创意,这里我体现三种结局:结局一:张三以同样的方式反击,他们的友谊结束甚至大打出手,违反校纪校规,甚至法律,轻者处分,重者违法结局二:张三忍气吞声,心里芥蒂,渐渐的和李四渐行渐远结局三:张三和李四敞开心扉的聊天,李四为此道歉,张三也不在介意,两人又成了好朋友并也懂得了玩笑的分寸教师提问:①从结局一当中你有什么反思?②美好结局是如何诞生的?学生活动:要以法定程序维权否则就会两败俱伤教师总结: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43-44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P43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④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P442、公民行使权利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意义: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做法: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环节三:我践行:法律护权利展示故事:《我想一直和你做好朋友》其实,张三的内心非常想要和李四和好,毕竟他是他上初中交的最好的朋友,所以他想要向同学们征集有效可操作性建议,他们可以如何积极解决呢(自行阅读44—46,参考并提建议并展示成果)学生活动:小组活动,填写下表并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图表直接相互对比,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教师总结:3.四种维权方式相关链接,难点突破:播放视频:《何为仲裁》教师引导: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点:①灵活性: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中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②一裁终局原则:仲裁不同于法院裁决,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③保密性: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④广泛适用性:《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现有缔约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根据该公约,仲裁裁决可以在这些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课堂总结:《对校园谣言说不》有些时候你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理而是谣言有些时候你转发的不一定是真相而是情绪有些时候你评论的不一定是关心而是中伤希望我们能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营造文明校园作业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