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牟县 2022—2023 学年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 8 页,四个大题,20 个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请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信息填涂清楚。
2023 年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用寻色、舞色、唱色的方式,唱出中国传统色。
在老师建议下,907 班学生要以“颜色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邀请你参加。
一、积累·运用——寻天地红色(共 25 分)
【五月榴花红】
1.小语同学组合了下面文字,请你一起完成文后题目。(8 分)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 jué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 )
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你看,它逐渐翻红,
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 chèn, 可是谁用红
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开时繁盛如霞,色泽明艳,古诗词中多以榴花比红袖美人,
但花落时亦引人悲戚.。“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照进历史,照进文化,照进山谷,照进
自然,照过个人的悲喜和时代的盛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奇 jué( ) 劈.( )刀 匀 chèn( ) 悲戚.( )
(2)结合上下文,你认为文中括号填写词语更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外形 B.风度 C.姿态
(3)结合上文,小语请把你下面 6 个词组组成一副合适的对联。(2分)
诗词中 融盛衰悲欢 阳光下 如花瓶 似红袖 映深红晶亮
上联: 下联:
【诗词灼灼红】
2.小语在整理诗词中发现,红色藏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着不同的情意。(8 分)
诗文句子 作者和出处 情景或心志
① ? ② 。 文天祥《过零丁洋》 舍生取义,赤胆忠心
③ , ④ 。 白居易《卖炭翁》 不等交换,无耻掠夺
⑤ , ⑥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战争惨烈,血流成河
⑦ , ⑧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风雪凝红,边地极寒
官归京》
九年级语文第 1页 共 8 页
【时代出网红】
材料一:2023 年 1 月 10 日举办的微信公开课 Pro 上,微信视频号团队公布了其 2022
年的成绩: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 80%,直播看播规模增长 300%,
看播时长增长 156%,直播带货销售额增长 800%。
材料二:在各种直播间里,从“地板价”到“宇宙最低价”,从“粉丝超级福利”到
“让利大促销”,类似的宣传比比皆是。低廉的商品价格、主播极具诱惑性的销售话术,
让不少消费者怦然心动。然而,一些直播带货的商品看似物美价廉,背后却可能藏着制假
售假的“猫腻”。
(2023 年 3 月 27 日《周口日报》)
材料三:2022 年 6 月,在新东方做过 8年英语老师的董宇辉到直播间卖起了农产品,
他在直播间成语金句层出不穷,传统文化与生活哲学交替,让网友从奔商品而来转变为奔
知识、情怀而来。比如卖虾,他用英文解释了急速冷冻技术,就着话头讲解各个知识点;
卖大米,沉浸式的讲述十月稻田的微风、谷穗和阳光。到 8月底,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粉
丝猛增到近 2500 万人,近 3个月带货总额 20 亿元,成为“顶流”。如买书时,他利用自
己的知识储备、文化优势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让卖书这件事儿变得“高大上”起来。如在
售卖《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时,董宇辉说:“英雄会死去,城市会消失,所有的故事
也会随风逝去。但你脚下的大地,会像传说、神话、天、月一样留存着,辉煌而引人入胜,
就像你的老朋友一样,诉说着什么。”
(选自 2022 年 9 月 6 日《武汉晚报》,有添改 )
3.请你写一句话概括前三则材料读出的信息。(3 分)
4.结合上下句帮小语补充完整董宇辉的直播语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涩的时候大家都不美好,岁月是送给每一个人最慷慨的礼物。因为你发现你要受一
些苦, ;你得接受一些知识的洗礼, ;你也得经历一些痛苦的折磨, ;
后来你就理性了,你说话的时候也充满了趣味,然后你讲的道理仿佛也深入人心, 。
其实一切都需要时间。
①就像苹果要受一些风霜 ②就像苹果要暴晒上几次阳光
③就像红苹果在秋日的阳光下,发出淡淡的果香 ④就像苹果要淋过几场秋雨
A. ④①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5.模仿材料三中董宇辉售卖《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的风格,小语请你也写几句有条理
有感受的话带货《红星照耀中国》一书。(4 分)
二、阅读·鉴赏——舞人生彩色(共 31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吃春
九年级语文第 2页 共 8 页
小云猫猫
真正知道春天到来,是味觉告诉我的。
在过完年的晴好天气里,蓦地发现头茬韭菜已经钻出了田垄,再过几日,椿树也偷偷
摸摸长出八爪鱼样的小香椿,还有竹笋,在腐烂的叶子里露了尖儿……被大鱼大肉轰炸了
一个冬天的嘴巴突然被这些绿色的家伙团团围住,寂寥而混浊的舌头从肥腻中抽身而出,
连着好几天终于被清理得缓过神来,感叹春天来了。
白菜经过霜冻,抱成团的叶子渐渐散开,发蔫的脚叶活了过来,与菜茎结合的地方有
一小根一小根的菜薹长出来。嫩茎绿叶,长得纤细,趴在地头找好久才能找到一小把。将
肉汤煮沸,用筷子夹着菜薹打个滚,心里从一默默数到五,时间正好,去除了菜的腥气,
吃起来还是脆的。找准位置,“咔嚓”一声,可以咬断根部的茎,最好连着一片叶,再一
咬,汁液溅开。味蕾倘若可以看见,一定是烟花绽开的瞬间,是让人惊艳的感觉。
这一开始可不要紧,大有一发而不可收的势头。满田的菜薹一夜间全部冒了出来。以
往恨不得脱了衣服跳进菜叶堆里去寻,现在只需挨个儿掐过去,鲜嫩的叶,厚实的茎。我
妈有点儿慌了:“哎呀,这么多菜薹怎么吃得了,再过几天老了就可惜了。”一个天气好
的日子,太阳刚扫干露水,我妈拎着菜篮子,从这头掐到那头,几分薄地足足能掐一大背
篓,然后一一分给左邻右舍。
早春夜里还有几分寒气,抓住机会涮个羊肉锅,就着割下的头茬韭菜,切末,用铁杵
子捣成泥,满屋子的韭菜香气像窗外挡都挡不住的春天,闹得人心里直痒痒。《南齐书》
中有个故事,周颙隐居在钟山,文惠太子问他:“菜食何味最胜?”周颙回答:“春初早
韭,秋末晚菘。”菘是白菜的古称,敢于将春韭与白菜相提并论,足见其无穷魅力。
要说吃春,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还是“吃椿”。香椿跟香菜、苦瓜这些独具特色的食物
很相似,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爱的人嗜之如命,恨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春”“椿”同音,
在我的家乡,香椿直接被称作“椿天”。一场春雨过后,风暖了起来,我爹瞥见门前的大
椿树吐了芽儿,便约上四叔和幺爷爷,“走,掰椿天去”,那架势当真要把春天请进家门。
掰回的椿芽一刻都不能耽误。其一是椿芽对时间特别敏感,上午摘跟下午摘的老嫩程
度有差别,倘若上午摘了下午才食用,短短几个小时梗就老了不少,失了鲜脆。其二是安
全问题,放置久了的香椿,对身体有害。椿芽凉拌要先焯水,切细末,可以直接加腌菜汤
和剁椒拌匀,也可以根据口味加作料。凉拌香椿吃起来满口的椿香,有种“吃草”的快感。
香椿炒鸡蛋也很常见,椿芽焯水后切碎,打散鸡蛋搅匀,放盐。油热后下锅,筷子迅速翻
炒,蛋成形立刻关火。鸡蛋金黄,香椿暗红中隐约带着绿色,大人们会在孩子频频伸出筷
子的时候戏谑:“看你把‘椿天’都吃了,明年没有‘春天’了怎么办?”
香椿还有一种吃法,炸“椿鱼儿”。鱼肉片成薄片,加盐、料酒、葱姜末抓匀。香椿
去除根部,不焯水,所以香椿一定要是极嫩的。蛋清、盐、水淀粉,调成稀糊。每根香椿
芽用一片鱼肉卷成卷,挂糊。锅里放油烧至七八成热,将沾了蛋糊的“椿鱼儿”逐个放入
九年级语文第 3页 共 8 页
锅中,调微火炸成金黄色。吃时蘸几粒椒盐,入口焦脆,先是鱼肉的滑嫩,紧接着是香椿
的甘香。苏轼如果有口福,只怕要连呼三声“可啖,可啖,可啖”。也有图便捷省去鱼片,
直接将香椿挂糊油炸,三五分钟就可享受一盘无边春色。
我家里人人爱吃香椿,尤其我爹。楼顶拉一条细绳,泹(方言,将蔬菜等放在开水里
稍煮一下)好的香椿一棵棵倒挂在绳子上,暴晒,风干,手略微碰过去香椿叶子簌簌落成
粉末状时,以塑料袋密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待时令过去,眼馋心馋时,将干香椿
用水泡发,同肉、各种作料剁细,做成馅儿。无论是包饺子还是包子,或是同豆豉一起做
扣肉的垫头蒸来吃,都是叫人十里闻香、过齿难忘的食物,有一点儿大地回春或枯木逢春
的意味。
《黄帝内经》里有“司岁备物”一说,人应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来摄取食物。吃春
的美妙,正在于时节,此消彼长,兀自笑春风。如此看来,春菜们也真够任性的。
(选自《读者》2023 年第 6 期,有删改)
6.同学们阅读后整理了本文的思路、内容和情感,请你根据文章补全下面的表格。(4 分)
文章思路 所写内容 “我”的情感态度
发现春天 头茬韭菜钻出,长出小香椿叶,竹笋露尖
吃春 吃 ① ,吃 ② ,吃香椿 ③
④ 此消彼长,春菜任性
7.本文语言很有蕴味,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1)味蕾倘若可以看见,一定是烟花绽开的瞬间,是让人惊艳的感觉。(修辞角度)
(2)苏轼如果有口福,只怕要连呼三声“可啖,可啖,可啖”。(幽默或文白夹杂的语
言风格角度)
8.文中提到《南齐书》和《黄帝内经》,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9.写吃香椿的构思富有特色,结合内容说说你的发现和根据。(4分)
(二)实用性文本阅读
【文本一】
做饭会影响健康吗
张田勘
人们普遍认为,在家吃饭更健康,不过,经常做饭的那位家庭成员是否会因为做饭而
影响健康呢?
近年来,一些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谁做饭,谁更健康和长寿,无论男女。
首先,我们要承认,做饭会加速人体衰老或不利于健康也是有科学根据的。做饭的环
九年级语文第 4页 共 8 页
境处于高温中,有热辐射,会导致光老化损伤,加速胶原蛋白流失,从而加快衰老;做饭
时产生的油烟里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 PM2.5 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
及强致癌物——苯并芘等,也会危害健康。
对此,有人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让男性做饭。因为男性的皮肤角质层比女性厚,这点
损伤对男性的危害不大。不过,这只是解决了热辐射的问题,男人和女人都需要面对油烟
问题。近几十年来,抽油烟机的使用已经能基本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也有科学证据证明,做饭未必会加速衰老,反而可能有益健康和延长寿命。世
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 2021 年度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 2019 年整体
平均预期寿命为 77.4 岁,其中男性 74.7 岁,女性 80.5 岁。女性比男性更长寿的情况全
球皆然。事实上,大多数家庭都是女性做饭,但女性更长寿,从侧面说明做饭并不会让女
性衰老加快并危害女性健康。科学研究发现,做饭的其他长处抵消了厨房环境中的有害健
康的元素,如高温和油烟。
2012 年发表在《公共健康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爱做饭的人更长寿。在这项
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1999年至2008年中国台湾老年人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对1888
名参与者完成了家庭访谈,包括经济地位、健康形式、烹饪频率、食材选择、营养搭配以
及营养素摄入量等,以探讨该地区烹饪行为与长期生存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随访的 10 年中,与从不做饭的人相比,经常做饭的人死亡风险更低,
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超过 5 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 50%,即使在增
加了身体功能、认知功能、营养知识等变量后,死亡风险仍可降低 41%。原因在于做饭、
刷碗、拖地和爬楼都是体力活动,与做运动类似,因此有益于健康。做饭过程中,体力活
动带来的益处部分抵消了油烟、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
做饭有益健康的原因还在于,做饭付出的劳动不仅有益于做饭者,而且有利于全体家
庭成员。家庭烹饪能够根据饮食指南控制油、盐、糖等调料的使用量,让饮食更有营养,
食材也更卫生,并且能培养良好和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更省钱,这对于做饭者来说是
一种快乐。
如果家里有人做饭,那么家庭中的人将受益匪浅。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在家吃晚饭的
9~14 岁的青少年,可以摄入更多的蔬菜水果,更少的油炸食品,减少肥胖和未来发生心
血管病的概率。美国一项针对 5.8 万名妇女和 4.1 万名男子的饮食调查发现,那些每周准
备 5~7 顿晚餐(午餐)的家庭中,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每周只在家吃两餐的家庭低
15%。
当然,自家的饭菜还会通过气味、味道、做饭者忙碌的身影而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薪
火相传。大部分人都记得“妈妈的味道”,因为一个家庭的主要做饭者通常是母亲,除了
妈妈的温暖、体贴会让人永远怀念外,家中饭菜的香味也会永远保留在味蕾和嗅觉细胞中,
并驻扎在大脑中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3.4A,有删改)
【文本二】
有人说:“生活,是熙熙攘攘的菜市,是烟火缭绕的厨房。”虽然平淡,但足够真切,
九年级语文第 5页 共 8 页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如果说一个人认清真相后,依然乐此不疲,那他一定是热爱生活。认
真做饭的人,不仅是为饱腹,更是一种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年近 65 岁的周润发,虽
身家过亿,但依然会亲自下厨给朋友和家人做饭。网友都调侃道:“如果你想在香港偶遇
他,多坐地铁多去菜市场就对了。”街头的他,常常素颜与粉丝合影,翘起二郎腿和大伙
闲聊。感知平凡的烟火与嘈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享受生活。认真做饭的人,从食材中感
受泥土清香,从烹饪中寻得人间烟火。所做的食物,不只有热气,更有温情与爱意。
(改编自网络文章《认真做饭与健康做人》)
10.对两个文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文本一的题目用问句形式,既激发读者兴趣,又引领读者思考,并隐含了答案。
B.文本二开头引用富有哲思诗意的语言,既引起读者兴趣,又做论据证明了作者观点。
C.文本一用许多详实数字,真实具体说明爱做饭的人更长寿,并且家庭中的人将受益匪浅。
D.文本一“因为一个家庭的主要做饭者通常是母亲”中“通常”不能去掉,因为“通常”
表明一个家庭的主要做饭者一般情况下是母亲,但也有可能是父亲,去掉显得太绝对了。
11. 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推理思路。(4 分)
12.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选用了男性家庭做饭的材料,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体
特征说说你的看法。(4分)
(三)整本书阅读
13.阅读下列材料,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黑色的“苦难”可以让人走向毁灭,也可以让人华丽转身。请你结合自己阅读《骆
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2)如果《红岩》的狱中革命团队再添一人,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可以去?请结合该
人物的性格和经历简述理由。
林冲 武松 唐僧 孙悟空
三、传统·传承——舞文化华色(共 1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0 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九年级语文第 6页 共 8 页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
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苏世长)尝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
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
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
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
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苏世长讽谏》)
14.下列对文段中词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修”意思是“长”,写出邹忌身高之“美”,与“茂竹修林”
中的“修”意思相同。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诚”都是“的确,实在”的意
思。
C.“吾妻之美我者”与“林壑尤美”中的“美”意思不同。
D.“朝服衣冠”与“怒发冲冠”中的“冠”意思不同。
15. 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6.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你认为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2分)
17.结合文段分析两人的“讽谏”艺术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8-19 题。(共 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18. 作者是如何通过“黄”“苍”“霜”这三种颜色体现出贯穿全词的“狂”的?(3 分)
九年级语文第 7页 共 8 页
19.作者用三个典故,都表达了什么情感?(1 分)
四、写作·表达——唱自我本色
20.任选一个任务作文。(50 分)
色彩和人类心理有着强大而神秘的联系。红色是太阳和鲜血的颜色,充满喜庆和活力,
也代表危险;黄色是微笑和阳光的颜色,给人明亮,开朗,乐观的感觉;绿色是生长、自
然的颜色,给人健康、生机的感觉;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给人深远、智慧、平静和
放松感;黑色是没有光波的光、是没有颜色的色,既可以给人阴森、悲痛、绝望感,也可
以给人庄重、坚毅、高贵感……
任务一:请以“那段 色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以“人生色彩”为话题,自拟题目,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若写记叙文,要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若写议论文,
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 字左右。
③文中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语文第 8页 共 8 页22-23九年级二测答案
一1(1)崛 pī 称 qī
(2)B
(3)例1:上联:阳光下如花瓶映深红晶亮 下联:诗词中似美人融盛衰悲欢
例2:上联:诗词中融盛衰悲欢似红袖 下联:阳光下映深红晶亮如花瓶
(结构意思相对1分,下联平声结尾1分)
2.①人生自古谁无死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半匹红纱一丈绫④系向牛头充炭直⑤角声满天秋色里⑥塞上燕脂凝夜紫⑦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
3.近来,网络直播带货增长迅猛,董宇辉(或东方甄选)知识情怀带货成为“顶流”,同时也出现不少不容忽视问题。(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4.D
5.例:英雄被诋毁,真相被隐藏,埃德加·斯诺用双脚去丈量,记录与展示红军英雄、苏区百姓生活、长征的真相,他们照亮了曾经的中国。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次新的长征,我们在党的红星照耀下继续拼搏。(结合内容和感受谈2分,语言顺畅有条理1分)
二(一)文学类阅读
6.①白菜菜薹(1分) ②头茬韭菜(1分) ③ 对春天的喜爱(对春菜的喜爱,对顺应自然生活的喜爱) ④感叹春天(感叹春菜、感叹生活)。(一点1分)
7(1)例:运用了比喻(通感)修辞,把吃菜薹的味觉比喻成观看烟花绽放的心理感觉(打通味觉和视觉,把吃菜薹的味觉说成观看烟花绽放的心理感觉),生动表达了自己无比惊喜、舒爽、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修辞1分,分析1分。任选一种修辞回答,意思对即可)
例1:本文的语言幽默,这一句中通过设想苏轼吃了炸椿鱼“连呼三声‘可啖’”的可爱反应,生动表现了其好吃程度,令人忍俊不禁。
例2:本文的语言文白夹杂,这一句中“苏轼如果有口福”是白话,“可啖”是文言,既符合人物特点,又突出炸椿鱼的好吃,古今语结合,别有趣味。
围绕一个语言特点谈,结合具体词句(1分)分析其效果(1分)即可。
提《南齐书》中的故事,是为了表明在古人眼中春韭也很味美,表达了作者对春韭的喜爱。提《黄帝内经》,是为了引出“司岁备物”表明吃春的美妙,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自豪之情。
例1:文章按照吃香椿的过程组织材料。先写不同人对香椿的不同态度,再写不同的做香椿和吃香椿感受。
例2:文章把吃香椿和“春天”紧密相连。先写掰香椿如同请春天进家门,再写吃新鲜香椿时如同享受春色,最后写吃时令过后香椿有大地回春、枯木逢春的感受。
(发现2分,分析2分。围绕构思的其他角度也可。)
(二)实用文阅读
10.A
11.一开头作者通过设问明确了“谁做饭,谁更健康和长寿,无论男女”的观点;接着,承认做饭加速衰老或不利于健康有科学根据,并提出解决方法;然后,用科学证据说明做饭可能有益健康和延长寿命,并从两方面分析原因;最后,又从家庭中其他人受益和文化的角度表明做饭有益于家人健康。全文采用逻辑顺序,层层推进,逻辑严密。(1点1分)
12.文本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选用男性做饭的材料,是针对“做饭加速衰老”中的热辐射问题假设解决方法,说明做饭对男性衰老伤害不大。文本二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性散文也可),选用周润发做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赞赏)认真做饭的人更有一种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三)整本书阅读
13(1)例1:黑色的苦难让祥子走向了毁灭。祥子最初老实、健壮、坚忍、有梦想,可是经历了大兵抢车、孙侦探骗钱、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系列苦难打击,祥子走向了毁灭,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例2:黑色的苦难让保尔华丽转身。保尔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坚强不屈,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起死回生,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时进行文学创作,苦难促使保尔华丽转身,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共产主义英雄战士。
(2)例1 :我认为林冲可以去。因为林冲武艺高强、克制守礼、善于隐忍,但又对法理、皇权、神明怀有敬畏之心,面对洪教头的挑衅、高太尉的陷害最初没有奋起反抗,这与《红岩》中革命团队为了革命理想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智慧相匹配。
例2:我认为唐僧可以去。因为唐僧信念坚定,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毫不动摇取经的决心,这和《红岩》团队为了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一致。
(四人都可,选择人物1分,理由2分,和《红岩》的联系1分。)
三(一)文言文阅读
14.D
又过了一天(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觉得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甲段邹忌善于思考分析和有担当意识;齐王有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
邹忌以小见大,类比说理,用自己比美的经历类比推出国家大事“王之蔽甚矣”,自然亲切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接受。(2分)。乙段苏世长用反语方式,假装不知道披香殿是唐高祖所建,委婉劝谏高祖不要像隋朝一样贪图奢淫享受,要不忘节俭。(2分)。
(二)诗词阅读
18.“黄”指黄犬,“苍”指苍鹰,作者运用借代手法,写出自己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的威武狂放的出猎动作姿态,从而体现出“狂”的雄姿形象。“霜”指作者鬓角有白发,照应前面的“老夫”,表明作者年纪虽过青年,但后面用“又何妨”表明作者不在意衰老,衰老也不影响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之“狂”。
19.爱国,报效国家之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