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
教材分析:第一框“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阐述了科学思维的含义,相应地指出了不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怎么看待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等主要特征。
课标要求: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学会正确思维。
2.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了解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3.把握科学思维的特征,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结果的预见性和可检验性的含义,懂得实事求是,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修正错误,追求真理。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探究与分享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的战略指引,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从思维的角度,谈谈你对新发展理念科学性的理解。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提示:(1)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臆造的,不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
(2)新发展理念是运用整体的和动态的辩证思维方式,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等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问题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人人都能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内容真实。要求思维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的反映认识事物。
②形式正确。要求思维必须遵循思维规律与规则,不能违背思维规律,违反思维规则,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2、科学思维的含义
(1)含义: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①从认识的层次看,认识的过程是思维运行的过程,因此。科学思维应该是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
②从思维规则的层次看,合乎逻辑是正确思维的基本要求。因此,科学思维应该是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③从认识结果的层次看,正确的思维一个能够指导实践,并且能够实现认识的预期目的。因此,科学思维应该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不科学思维:是指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不科学思维的主要特征,首先,它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反映认识对象,而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想。其次,从思维规则的是层次看,它是不合逻辑的思维;最后,从思维方式的层次看,它是片面僵化的思维。显然,这种思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也不能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预期目的。
2、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探究与分享二:《隋书·律历志》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过剩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不足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圆周率这个值。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
提示:祖冲之基于实践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揭示了圆周计算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今天人们仍然要计算圆周,圆周率就仍然是适用的。进一步说,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人们观念的不同而改变。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2)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例】:例: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已于今天(11月3日)早晨4点50分前后在广东珠海香洲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中心最低气压1003百帕。早晨5点钟其中心仍位于广东珠海香洲区境内,就是北纬22.3度、东经113.5度,最大风力有7级(16米/秒),最低气压为1003百帕。预计,该低压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将继续减弱,中央气象台11月3日06时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例】: 材料一: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从两地测得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相差无几。
材料二: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视问题要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直面问题,就不能有“遮丑心态”。遮丑不能去疾,只会阻碍改进的脚步。
4、科学思维的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1)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
(2)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
(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例如: (1)月球探测工程参研人员开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原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2)我国围绕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回”,开展了“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离开“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就不会有科学思维的结果的预见性。)
(3)我国探月方案是否正确,“嫦娥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用事实回答了这一课题,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马克思主义的的实践观)
本课小结:
例:广东梅州努力当好乡村振兴“赶考人”,因地制宜找准发力点,精准施策,根据本市地形、土壤、水源等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布局,发展不同种植业,推动"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了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等特色产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如大埔创建了蜜柚和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全县蜜柚、茶叶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5.6亿元、10.5亿元,带动7万多户群众致富增收......梅州乡村振兴真正让经济旺起来,让百姓富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说明梅州市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答(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该市根据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立足实际,发展不同种植业,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该市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布局,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该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实践,因地制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