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10 我们当地的风俗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4.10 我们当地的风俗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真题练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2021春·四川甘孜·四年级统考期末)生肖的周期为( )年。
A.十 B.六十 C.十一 D.十二
2.(2022春·全国·四年级专题练习)过端午节时,我们通常会( )。
A.吃饺子 B.赛龙舟 C.赏花灯
3.(2021春·四年级单元测试)下面( )不是春节文化。
A.贴窗花 B.吃粽子 C.贴春联 D.舞龙灯
4.(2022春·全国·四年级期末)下列既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2022春·陕西咸阳·四年级统考期末)贴春联是春节的民俗活动之一,下列关于春联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春联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体现
②春联被冷落的原因之一是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
③既然春联日渐衰落,就让它自然消失,没必要继承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6.(2022春·陕西安康·四年级统考期末)小颖说:“在这个节日期间,我们除了观灯展、猜灯谜,家家户户还要吃汤圆,意在祝愿一家团圆和睦。”小颖描述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7.(2021春·全国·四年级期末)产生于湖北的传统节日是(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8.(2021春·山东滨州·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的节日,各地的风俗一致
B.风俗形成后就不会改变
C.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
二、填空题
9.(2021春·湖北十堰·四年级统考期末)生肖也称属相,中国的“十二生肖”有鼠、牛、马等。我的属相是( )。
10.(2021春·黑龙江鸡西·四年级统考期末)农历_________是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11.(2022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四年级统考期末)不同风俗体现了不同的__________,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12.(2022秋·河北石家庄·四年级统考期末)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是( )节。
三、连线题
13.(2022春·浙江绍兴·四年级统考期末)对应连一连。
清明节 农历五月初五 祭祀祖先
重阳节 每年4月5日前后 赏菊花、插茱萸
端午节 农历九月初九 吃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扫尘、贴对联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赏月、吃月饼
四、简答题
14.(2020春·河南南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请你默写一首
15.(2021春·新疆·四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厉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时间 中华传统节日 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农历正月初一 ( ) ( )
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 ) 对先人的尊重等
农历八月十五 ( ) ( )
五、辨析题
16.(2022春·河北承德·四年级统考期末)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有些风俗是否保留,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声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二: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安。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六、综合题
17.(2022春·新疆喀什·四年级统考期末)欣赏古诗,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菜萸少一人。
(1)诗中说的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什么寓意?
(2)这一节日有哪些风俗?
(3)这一节日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
故选:D
2.B
【详解】选项A吃饺子是新年的习俗;
选项B赛龙舟、包粽子是端午节习俗;
选项C吃元宵、赏花灯是元宵节习俗。
故选:B
3.B
【详解】选项A、C、D均与春节相关,是春节文化的体现;
选项B与端午节相关,是端午节文化的体现。
故选:B
4.B
【详解】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是我国传统节日,不是节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①春联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体现,正确。
②春联被冷落的原因之一是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正确。
③既然春联日渐衰落,就让它自然消失,没必要继承它,不正确,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应该传承下去。
符合题干的是①②。
故选:A
6.B
【详解】选项A春节,风俗有吃年夜饭、拜年。
选项B元宵节,风俗有吃汤圆、观灯展、猜灯谜。
选项C端午节,风俗有吃粽子、赛龙舟。
故选:B
7.C
【详解】端午节是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团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故选:C
8.C
【详解】选项A相同的节日,各地的风俗一致,错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选项B风俗形成后就不会改变,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选项C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正确。
故选:C
9.牛
【详解】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我的属相是牛。
10. 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戴香包
【详解】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名“端午”。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每逢此节,民间有戴香包、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包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吃屈原,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11.文化
【详解】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民风民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12.重阳
【详解】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是重阳节,又称“老年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敬老等习俗。
13.
【详解】中国有许多不同的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及节日风俗。
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一般都会祭拜祖先;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一般都会登高、赏菊;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般都会赏月、吃月饼;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习俗是拜年、吃饺子。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详解】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戴茱萸、还要吃重阳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也会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的活动。
15. 春节 辞旧迎新、吉祥如意 清明节 中秋节 家庭团圆幸福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其风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农历四月五日前后的清明节,祭祀祖先、祭扫烈士墓等;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寄托家庭团圆幸福;等等。
16.对于放鞭炮,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首先容易引发火灾,其次是会污染环境,还产生噪音,是不符合现代生活的一项风俗,应该予以禁止。(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放鞭炮是不妥的。理由可以从安全和环境污染的角度阐述。
17.(1)重阳节;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2)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3)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保护和延续优良文化风俗。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诗中说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2)这一节日的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孝敬老人等。根据自己掌握阐述即可。
(3)这一节日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