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八一、教学目标1.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积累与时间长短、快慢有关的近义词,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 3.会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当时的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4.了解4个偏旁的含义,区别“衤”与“礻”、“冫”与“氵”的不同。5.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6.阅读故事《李时珍》,初步了解李时珍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品质,感受阅读的快乐。二、教学重难点1.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了解字义、识记字形。 2.发挥想象创设情境,仿照例句写句子。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直揭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先的摇篮在原始森林;了解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事物是怎样学会生活的;还学习了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那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八》,继续去感受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二、教学“识字加油站”1.出示5个偏旁,让学生认读。过渡:看,老朋友来了,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过渡:金、木、水、火、土也称五行。我国古代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汉字中也有不少带有这5个偏旁的字。2.不过,在作为偏旁时,这几个字的字形有了变化。谁能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当作偏旁时该怎么写?请学生上黑板写后,指导读一读。3.写这5个偏旁,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4.老师带来了跟这5个偏旁有关的字,你认识吗?请学生根据拼音认读,小老师领读。5.瞧红色的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找到吗?评价:对,它们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6.学习带有金字旁的字词。(1)首先,来看看带有金字旁的字。钩:指名读。(3人)形状弯曲,用于悬挂物品的钩子叫——挂钩。用来钓鱼的钩子叫——鱼钩。铲:指名读。(3人)炒菜用的铲子叫——锅铲。用铁做的铲子叫——铁铲。(2)你发现了吗?带有“钅”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呢?评价:是的,带有“钅”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金字旁的字?(4)老师送你几个金字旁的字。跟读两遍。7.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词。(1)再来看看带有木字旁的字。梅:指名读。(3人)看,图片上的花是——梅花。图片上的果子是——杨梅。④送你一个有关杨梅的成语——望梅止渴。柿:指名读。(3人)瞧,这个水果叫——柿子。用柿子制成的饼状食品叫——柿饼。(2)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带有“木”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呢?评价:是的,带有“木”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老师送你几个木字旁的字。跟读两遍。8.学习带有三点水旁的字词。(1)再来看看带有三点水旁的字。源:指名读。(3人)从图中你能找到有关“源”的词语吗?——源头。源头就是水的发源地。比如说:长江的源头是沱沱河;黄河的源头是巴颜克拉山脉。这个读——源泉。源泉就是泉水的发源处。涨:指名读。(3人)看,海水上涨称之为——涨潮。海水退去叫——退潮或落潮。④“潮涨潮落”说的就是这种海水涨潮落潮现象。(2)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带有三点水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呢?评价:是的,带有三点水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旁的字?(4)老师送你几个三点水旁的字。跟读两遍。9.学习带有火字旁的字词。(1)再来看看带有火字旁的字。炬:指名读。(3人)词语跟读两遍。灿:指名读。(3人)词语跟读两遍。(2)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带有“土”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呢?评价:是的,带有“火”旁的字,大多与光亮有关。(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土字旁的字?(4)老师送你几个火字旁的字。跟读两遍。10.学习带有土字旁的字词。(1)再来看看带有土字旁的字。垮:指名读。(3人)词语跟读两遍。坟:指名读。(3人)词语跟读两遍。(2)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带有“土”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呢?评价:是的,带有“土”旁的字,大多与泥土有关。(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土字旁的字?(4)老师送你几个土字旁的字。跟读两遍。11.去拼音读词语,小火车读。12.加大难度,挑战一下这个小游戏吧。三、教学“我的发现”1.出示教材上的四组生字,让学生认读。2.每组字的共同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发现。预设:学生交流后得出:偏旁相同。3.单独出示偏旁,读读后,再谈谈发现。预设:学生交流后得出:“衤”与“礻”相近,“冫”与“氵”相近。4.带“礻”的字-般与神仙、祖先、祭祀等有关,带“衤”的字与衣服有关;带“冫”的字与温度低有关,带“氵”的字与水有关。5.知道了偏旁的含义,你怎么来区分这两组偏旁相近的生字呢?请仔细看看生字,再说说你的新发现。同桌互说后,请学生在班级交流。6.小结:在认识生字时,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偏旁来猜测字义,从而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这样你识字、写字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四、字词句运用(一)读词语说句子。1.一组一组出示,请同学读一读。读完这六组词语后,问:你有没有发现这六组语有什么特点?看看谁的眼睛最亮。预设1:每一组都互为近义词;预设2:每一组词都与时间有关,有的表示时间短暂或变化较快,有的表示时间缓慢或变化较慢。2.两组两组出示,再请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组词与另一组词互为反义词。3.师生对读。师读上一组,生接下一组。读时注意语速与词语表达的意思相同。读后再请男女生对读。4.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先同桌互说,再请同学在全班说,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二)读句子,仿照写。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读,再说说想象到的画面。过渡: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仿佛看到了太阳的害怕与慌张。2.边读边想象,才能看到太阳的害怕与慌张。请同学们自己练习练习,体会一下。3.齐读。4.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那很着急时,会怎么样呢?5.出示句子:李明杰 , 跑进了教室。6.请你也想象下当时的画面,试着说一说。7.同桌互说,再请个别同学在全班说。小结:前半句表示着急的程度,后半句表示着急的状态,同学们写其他情绪时,比如高兴啊,难过啊,也可以用上这种办法。8.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再书上把句子补充完整。9.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并在投影仪上展示评价。第二课时一、日积月累(一)看图人境,解读诗题。1.观察课本中出现的诗歌插图,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2.清代诗人查慎行,就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被河上的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舟夜书所见》。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熟读古诗,感悟诗意。1.读准难字查,作姓氏时,读zhā,“慎”为前鼻音,“簇”为平舌音,“浪”为后鼻音。2.小组合作读好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好节奏,读出韵味。3.以小组为单位赛读古诗。4.说一说,诗中的景色美在哪里?在感悟中教师点拨:动静结合之美,光影变幻之美。5.想象着这幅美的画面,全班齐背古诗。二、我爱阅读1.导人阅读,自读故事。2.李时珍,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齐读课题《李时珍》。3.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翻到114页,相信大家虽然没有预习过,依然能读好,对不对?请你们大声读一读,读之前记得标一标小节号。4.请你说一说,刚刚读文章的过程中,你会读哪些词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认识它们的?预设1:我会读“伟大”,书上有拼音。预设2:我会读“编写”,我问的同桌。预设3:我会读“拜访”,我通过看拼音认识拜,又发现后一个字的一半是“冈”,我就猜它读“gāng”了。5.生字我们都会了,就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吧,请你选一段难读的段落或者有兴趣的段落,和同桌读好它。6.文中有一些表示年龄和时间的词语,老师把它们提取了出来。(出示:从小、二十二岁、二十七年)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李时珍吗 7.为了写这部药物书,他经历了哪些困难呢 在第四自然段中找找答案。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万水千山。他有时上山采药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就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8.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懂得了 。9.结语:今天我们又读了一篇新的文章,以后我们继续用我会读,我知道,我来评这三步,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好文章!10.推荐读物,布置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李时珍)这本书,看看《李时珍)这部电影。作业:按时间顺序,向父母讲述李时珍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