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变互变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标要求】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适度的含义。2.质与量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3.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状态以及适度原则要求。4.适度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教学目标】1.科学精神: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2.公共参与: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教学重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教学难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思维导图】【知识解读】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1.质与量⑴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⑵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特别提醒】①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②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决定着事物质的存在,事物非本质属性不影响事物质的存在。⑶量的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特别提醒】量与事物的关系: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知识整合】比较质与量关系 质 量区别 含义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决定因素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事物的关系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作用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2.质变与量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⑴量变:即量的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⑵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⑶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3.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⑴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⑵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知识整合】比较量变与质变关系 量变 质变区别 性质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变化状态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变化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③坚持适度原则。【典例解析】1.有人把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 )①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②事物的量持续积累的过程,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发展③打破旧质代之以新质的过程④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西藏巨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新事物(新质)代替旧事物(旧质)的过程,故③④入选。①: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故①错误。②:事物量的持续积累未必引起事物的发展,故②错误。故本题选D。2.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完成不朽名著《红楼梦》。司马迁隐忍半生,仅为一部《史记》,此书字字饱蘸血泪,句句蕴含深情。这表明( )①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曹雪芹与司马迁的事例表明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①②应选。③: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不选。④: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④不选。故本题选A。3.“蚂蚁效应”是说,一群蚂蚁选择在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根……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倒下,最终零落成泥。下列选项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似的是( )A.巢覆卵破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C.吐故纳新D.绳锯木断【答案】D【详解】“蚂蚁效应”反映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A:A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与题意不符,不选。B:B项体现了矛盾的观点,与题意不符,不选。C:C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与题意不符,不选。D:D向体现的是量变引起质变,与题意相符,应选。故本题选D。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要求: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⑴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⑵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 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是打破旧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与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⑵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⑶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知识整合】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表现在现实中 该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联系 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4.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提醒】①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②并非只要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质变。【典例解析】4."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去推进,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来实现。有苦干实干的冲劲,有稳中求进的务实,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以上关于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描述反映了(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总是始于量变而终于质变③事物的质变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④在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对立统一中事物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有稳中求进的务实,有水滴石穿的韧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共同富裕的目标会实现,这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也说明在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对立统一中事物不断发展,①④正确切题。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的。“终于质变”说法错误,②排除。③: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③错误。故本题选B。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替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质变,“已病”是量变,事物发展最终通过量变实现②“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要防微杜渐③质变是量变的前提,量变是质变的结果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事物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故①不选。②④: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要防微杜渐,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故②④不选。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故③不选。故本题选D。6.一位世界马拉松赛冠军在谈到夺取冠军的经验时说,自己事先考察了马拉松赛的全部路程,并用沿途有特征的建筑作标志把全程分为几段,一个建筑就是自己的一个目标,一段路途的完成,就是一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漫长的马拉松赛全程就变成了实现他的一个个希望的愉快之旅。这一故事说明了( )①要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②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③运用综合方法能够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④把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成具体阶段有助于任务的完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详解】①④:把全程分为几段,一个建筑就是自己的一个目标,一段路途的完成,就是一个希望的实现。这样,漫长的马拉松赛全程就变成了实现他的一个个希望的愉快之旅。这一故事说明了把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成具体阶段有助于任务的完成,要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①④符合题意。②:这一故事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而未体现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②不符合题意。③:这一故事说明了把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成具体阶段有助于任务的完成,运用的是分析的方法,排除③。故本题选C。【教材探究与分享】课本P80探究与分享《鹤林玉露》记载了一则故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命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参考答案:例如:“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这里的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课本P81探究与分享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牢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从质和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同样地,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课本P81探究与分享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识是说,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参考答案: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变互变规律支配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易混易错】1.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量的积累越多越好。( × )【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变化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即发展;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变化,这种下降的、倒退的变化积累得越少越好。2.量变是变化,质变是发展。( × )【解析】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即发展;一种是退化、下降和倒退。因此只有那种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质变,才是发展。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 × )【解析】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4.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 )【解析】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5.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使某物变为某物。( × )【解析】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6.“得中”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 )【解析】“得当”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答题模板】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与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⑵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⑶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