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标要求】1.理解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之间的关系,2.理解思维具体的含义,3.掌握实现思维具体的方法,4.领会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推动认识发展中的意义。【教学目标】科学精神: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提高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增强观察生活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运用创新思维、科学思维处理问题。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学重点】理解感性具体的含义,理解思维抽象的含义,掌握思维抽象的方法。【教学难点】1.实现思维具体的方法,2.感性具体与思维抽象、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推动认识发展中的意义。【思维导图】【知识解读】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1.感性具体⑴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⑵局限性:感性具体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2.思维抽象⑴思维抽象的含义: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知识拓展】多角度理解抽象①抽象指一种思维活动,人的思维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动词。(本节课所讲的思维抽象)②抽象指思维活动的结果,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得出的概念或判断。是一个名词。③抽象指一种认识。“这是一种抽象的认识。”这里的抽象是一个形容词。⑵运用思维抽象的原因:感性具体认识存在局限,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⑶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⑷思维抽象的具体过程(重要环节):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是科学的思维抽象的重要环节。①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②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述。④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环节都可能出现)理想化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虽然在自然状态中,思维所抽象的那种事物的理想化状态并不存在,但在思维中设想这种状态,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⑸思维抽象的局限性及对策:①局限性: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②对策: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⑹思维抽象的特征:①思维过程上的抽离性②思维目标上的纯粹性③思维表达上的简洁性【易混易错】比较思维抽象与理性思维①思维活动过程包括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三个环节。思维抽象是思维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理性思维中的一个环节,必然具有所有理性思维都具有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特征②思维抽象除了具有理性思维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思维过程上的抽离性、思维目标上的纯粹性、思维表达上的简洁性,理想化贯穿其中。【典例解析】1.从思维的角度看,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需要经过__________,再从__________两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阶段。( )A.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B.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 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C.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到实践D.实践到认识 认识到实践【答案】A【详解】A: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正确。B:通过感性具体,认识了事物的外部形象,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认识要向前发展,需要上升到思维抽象阶段,再到思维具体阶段,B错误。C: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材料是从思维的角度分析认识的不同阶段,不涉及认识的两次飞跃,C不符合题意。D: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但人的认识并没有结束,由于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其本质暴露的过程性,以及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要求通过不断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反复认识才能不断发展和深化认识。材料没有涉及,D排除。故本题选A。2.在这个世界上,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事物。由于光的存在非常普遍,所以在古人的眼里,光并没有什么特别和神奇之处。1905年爱因斯坦在提出的光电效应中对光量子进行了解释,让世人认识到,光既可以是光波,也可以是粒子;而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即波粒二象性,再次刷新了人类对光的认知,从而形成了对光相对完整的认识。这表明( )①摆脱感性具体制约,认识才能够发展②思维抽象是人类追求认识的终极目标③感性具体是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④思维具体是对感性具体的升华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①错误。②: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②错误。③④:由于光的存在非常普遍,所以在古人的眼里,光并没有什么特别和神奇之处。爱因斯坦在提出的光电效应中对光量子进行了解释,让世人认识到,光既可以是光波,也可以是粒子;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理论。即波粒二象性,再次刷新了人类对光的认知,从而形成了对光相对完整的认识。这表明思维具体是对感性具体的升华与发展,感性具体是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到,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但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晶体形状是不规则的。据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蕴含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细节,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③天宫实验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有别于地面,印证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研究晶体形成形状的异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扰,这是思维抽象的分离环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在“天宫课堂”中,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蕴含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①正确。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说法错误,②排除。③:天宫实验呈现出的实验结果有别于地面,印证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④:研究晶体形成形状的异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扰,这是思维抽象的提纯环节,而不是分离环节,④错误。故本题选A。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1.思维具体⑴含义: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⑵特征: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⑴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⑵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⑶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3.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特别提醒】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而不是认识的两个过程。4.理解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的意义: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易混易错】区分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感性具体是起点;思维抽象是桥梁;思维具体是终点。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认识;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规定的认识(还没达到本质和现象统一);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典例解析】4.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进而分析货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等方面,写出了《资本论》书,从而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严密的科学体系。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辩证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而达到思维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②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构成“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③思维具体是人对事物表象的完整的认识过程④思维抽象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起始环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进而分析货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等方面,写出了《资本论》书,从而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严密的科学体系。上述材料启示我们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构成“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辩证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而达到思维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①②正确。③:感性具体是人对事物表象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③排除。④:感性具体是起点,思维抽象是桥梁,思维具体是终点,④排除。故本题选A。5.我国科学家在14万个颗粒的月壤样本中发现一种物质含有很高的稀土元素,疑似是新矿物。于是借助技术手段剥离出一粒径约10微米的单晶颗粒。又经反复研究,最终定论它是一种磷酸盐矿物,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3c,呈微小柱状。并于2022年8月将这个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命名为“嫦娥石”。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 )①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②经历了分离这一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③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过程 ④最终通过思维具体揭示了其整体本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辩证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 ①表述不科学,排除。③:材料表述的是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 ,③不符合题意。②④:科学家对“嫦娥石”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分离这一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最终通过思维具体揭示了其整体本质,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关于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指出:“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完整的表象”指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所得到的理性认识②“具体的再现”指的是通过实践创造出了具体的物质形态③从“抽象的规定”到“具体的再现”,需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④将“抽象的规定”和“具体的再现”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整体的本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完整的表象”指的感性认识,而“抽象的规定”指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所得到的理性认识,①说法错误。②:“具体的再现”指的是在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创造出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②说法错误。③:思维具体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因此从“抽象的规定”到“具体的再现”,需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③说法正确。④: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教材探究与分享】课本P87探究与分享我们初到一所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你对所在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参考答案:(1)我们对学校的初次印象可能是对校园某一方面具体认识,也可能是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未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是一种不完全的认识。(2)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园生活,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可能是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等,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课本P89探究与分享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在流体力学中,“理想液体”既不可压缩又没有黏滞性。在分子物理学中,“理想气体”对分子本身的体积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忽略不计的。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思维抽象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思维抽象的特征:思维过程上的抽离性、思维目标上的纯粹性、思维表达上的简洁性、理想化。课本P89探究与分享人们早已知道雷电,知道漆棒、玻璃棒与毛皮、绸布摩擦可以吸引纸屑、头发等轻微物质,还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屑等现象。人们还发现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现象。在实验中,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出现以后,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电磁原理设计制造发电机、电动机等。电磁波理论推动了无线电技术发展,无线电发射机、接收机被制造出来,产生了现代遥控、导航等新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1)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说人类对电磁认识的发展历程。(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认识发展道路的理解。参考答案:(1)材料中关于人们对电磁认识发展的介绍,体现了人类对电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从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科学家们在猜想、假设、实验等的基础上,发现了电磁的初步规律,形成了电动力学,丰富了电磁理论,使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化。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利用抽象理论指导发展新技术,推动电子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电磁的认识过程不只是从感性具体中抽象共性,而且凭借思维抽象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将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不断深化认识,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认识。(2)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等哲学家关于思维划分为不同阶段的理论,将思维运动过程概括为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的“第一条道路”指的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第二条道路”指的是思维抽象上升为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对认识的发展历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易混易错】1、概念是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这一思维上升的桥梁( × )【解析】概念是思维上升的起点,但并非所有概念都是。只有选择合适的上升起点,才能使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概念中逐一展现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走向具体的桥梁。2、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在理性层次上进一步上升的两个独立阶段( × )【解析】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理性认识层次上升的阶段。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3.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本质、现象的认识。( × )【解析】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4.思维抽象就是抽象思维。( × )【解析】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思维活动。5.感性具体是错误的,思维具体是正确的。( × )【解析】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都是对事物的认识的反映,因此,二者可能都正确,也可能都错误。6.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 )【解析】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不过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思维具体则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7.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在某种单一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 )【解析】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在某种单一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答题模板】思维抽象内涵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原因 感性具体认识存在局限,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途径 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对事物的情况作单一状态的考察本身就是一种简略化。表述认识的结果,也需要简略化。简略化就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作简略表达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在自然状态中,思维所抽象的那种事物的理想化状态并不存在,但在思维中设想这种状态,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局限性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