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下册4.12《慧眼看交通》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4.12《慧眼看交通》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慧眼看交通》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国家”里的第7条“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我们的社区生活”中第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无法回避。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经济、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动力,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提升,城镇人口激增,机动车保有量和增速远超出了工业发达国家城市水平,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理念、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相对滞后,顶层设计缺位,带来了城市机动车的过度增长、过度使用和过高的城市中心区保有率,造成了居民出行难,甚至“城市病”,即人口无序膨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拥挤、交通事故多发、空气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在农村地区,问题则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地区生态被破坏等方面。可以说,交通问题不仅仅是交通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即使是小学生都能多多少少切身体会到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他们既是受益方,也是受害者。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让学生为交通发展献计献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判断、分析能力,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现象初步形成辩证的看法。本课要让学生认识到,交通的发展变迁,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人们面临这样的些问题,又有很多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出台。这样,学生对交通问题就会形成变化的、发展的、整体的认识。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反思:
课堂资源应来源于生活,通过课堂活动和思考,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综合了许多学生身边的交通问题来设计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居住的小区、家门口、校门口就存在不少交通问题,组织学生调查并利用身边的资源,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深入讨论、积极思考,有助于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考虑到学生要搜集的信息太多,教师可把学习内容分类,学生分组选择不同学习内容搜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资料,找到最能反映问题的内容进行汇报。所以,课上学生的回答比较精炼、全面,有一定代表性,尤其是对我国解决交通问题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学生都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突出重点内容或对问题进行深人探讨,为解决目前出现的交通问题出谋划策,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还没有表现出来,这些都还需要继续反思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