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9.1生活需要法律自学01生活与法律的关系?0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03法律的本质是?04法治的含义、作用?观视频,说法律1.在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法律?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秩序混乱、交通瘫痪、我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无法调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01探究一: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婚姻纠纷合同纠纷劳动纠纷遗产纠纷校园欺凌①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探究一: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伴随着“家庭暴力、责任缺位、教而不当”等突出问题的出现。2021年10月23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②每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儿子六周岁了,该带他去报名上小学了!我骑车带你回家吧,快上来!不用了,我自己走回去,那样太危险了!我开了一家网店,生意火爆,应该主动申报纳税!思考:(1)上述行为是自觉的吗?(2)有人说,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 生活很遥远。你认为对吗?为什么?探究一:生活与法律的关系餐馆商场网络平台学校教室小区住宅公共场所法律无处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网络安全法》《知识产权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③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探究一: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婴儿期《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国籍法》少年期《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成年期《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民法典》老年期《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典》告别人世法律无时不在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对对碰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2.到了上学年龄, 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4.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才能就业。5.年满十八周岁, 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年满十八周岁, 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8.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A.劳动法B.宪法、选举法C.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D.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E.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G.宪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 哪些是我们的义务?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受教育的义务被抚养权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报酬权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P85-86①②③④①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②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影响广关系密时间长法治的脚步0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没有原始社会有法律吗?01人们靠什么约束自己的行为?02习惯什么时候有了法律?03原始社会问题大采访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禹刑”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其作用是镇压奴隶暴动,惩罚奴隶,维护夏朝的统治。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把人分成若干等级,奴隶不归入“人”,没有权利,受奴隶主剥削和压迫。探究:法律的本质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2.法律的本质(含义)?P87A思考: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法治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权集于君王,把对盛世的追求寄托在“明君贤臣”上,其本质是人治。认识“法治”(1)含义:(2)要求: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3.法治的含义(1)及要求(2)?P87“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上现代化,必须走上法治化。”“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探究:“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4.法治的意义?P87-88①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我国法治体系在不断完善,向着法治中国不断迈进。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思维导图本课课堂小结生活需要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脚步(3)如影随形,相伴一生(1)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对生活的加以规范和调整(2)嵌入生活,渗透社会,调整社会关系,服务当下、指导未来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含义、要求法治的意义(1)(2)课堂检测提升1.出生后,父母为我申报户口: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要送我上学;年满18周岁,我享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老了,我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表明(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D.法律保障我们生活的一切需求A课堂检测提升2.“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B.有了法律保护,我们可以为所欲为C.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D.法律只有在保护自己时,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意义C课堂检测提升3.古籍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不违反法律,法律就离我们很远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完全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尺B课堂检测提升4.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伴随着“家庭暴力、责任缺位、教而不当”等突出问题的出现。2021年10月23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 课件 .pptx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这些法律与你的一生相关 v.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