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年级下册1.3《当冲突发生》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1.3《当冲突发生》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当冲突发生》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第4条“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学生之间朝夕相处,难免发生冲突。三、四年级又是小学生同伴冲突高发期,如果师生看不到冲突的积极教育意义,不能及时总结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不仅会让同学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而且有可能给学生的个人成长带来严重伤害。从成人社会的生活现状来看,破坏性地解决冲突会造成社会矛盾尖锐化。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当下社会性发展需求的角度考虑,还是站在培养未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角度考虑,我们都要教给学生正确看待冲突的相关知识和积极解决冲突的技能与方法。此外,学校还应为学生建设性地解决冲突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合作关怀的班级和学校氛围。
欺负与冲突不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虐待、 不人道的行为。欺负对所有涉事者和社会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破坏。因此,预防和制止欺负是学校一项重要 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学生识别欺负的标准,应对欺负的方法,培养学生爱地对待同伴的态度和品质,以减少、消除欺负现象的发生。
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校园里的同伴欺负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欺负,探讨应对欺负的方法。这样的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引导他们逐步遵循校园人际间平等与尊重的基本规范,有助于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氛围。
通过联想图的制作,可以使学生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中思维的火花发生碰撞,最终得出最佳方案。本课教学通过探讨利弊,引导学生最终得出一致的最好的方法—调解。
课堂演练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 演练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想要学生通过一次演练就学会调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教学设计把演练调解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学生初次演练—师生合作演练—学生再次演练,最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同伴调解技能。从这样的模拟训练中,学生懂得了保护自我,初步掌握了应对欺负的基本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