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举一反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第四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举一反三(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考点一、自转现象
(一)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
(二)地轴: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实际上地球是没有地轴的)。是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地轴空间指向: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地轴。
(2)周期:一天(约24小时)。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北逆南顺)
(四)地球自转与太阳的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典例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月亮仍东升西落
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同一时间,经度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产生了昼夜的更替;产生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具有南半球向左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赤道不偏转的特征。
【解答】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和现在自转方向相反。
A:太阳将西升东落,正确。
B:月亮将西升东落,错误。
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正确。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正确。
变式1:(2021七下·仙居期末)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季节变化 C.日食 D.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A
【解析】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不同之处切入解答。
【解答】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日食现象.
变式2: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由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解答】①方向是从南极上方看,顺时针,正确;
② 方向是从北极上方看,顺时针,错误;
③方向是自西向东,正确;
④ 方向是自东向西,错误;
变式3: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填字母)。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填字母)。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填字母)。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
【答案】(1)B (2)B (3)D
【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由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天;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B。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更替现象。
故选B。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一天。
故选D。
考点二、昼夜交替
(一)昼夜产生的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二)昼夜交替发生的原因
(1)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转动。
(三)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每自转1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1次,即昼夜交替的时间约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四)昼夜交替的特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或傍晚。
(2)因为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五)昼夜交替的意义
昼夜交替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温差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
(六)晨昏线(圈)
(1)晨昏线(圈)。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①晨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是太阳升起地方。如图中弧ABC为晨线。
②昏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进人黑夜的分界线,是太阳落下地方。如图中弧ADC是昏线。
(2)晨昏线(圈)的作用。
晨昏线(圈)把它所通过结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状况。
(3)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②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4)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
①如果把地球看作个正球体, 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②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能力拓展】南北半球的较高纬度地区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出的现象,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
典例1:(2022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甲、乙、丙、丁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根据晨昏线可判断,甲、丙即将迎来白天,丁为正午,乙为深夜。
变式1: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
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
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
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该图为极地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
【解答】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值夏季,昼长夜短,故A正确;
B.B点所在的昼夜分界线,根据晨昏线的判断法可判断,为昏线,即将进入夜晚,C位于晨线,即将迎来日出,故B错误;
C.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是北半球日照图,故C错误;
D.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H位于A的正北方,位于B的正西方,故D错误。
变式2:读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BF线为   (填“晨”或“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
(4)此时,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晨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为极夜
(4)B、C;A;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由北极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太阳光照射的方向:
(2)图中EBF线为晨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其判断依据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为极夜。
(4)所谓太阳高度角即太阳最强的一束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而晨线上都是日出的时间,根据生活实际,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同样,在地球另一边看不见的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角也为0。
此时太阳直射A点,A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点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最长。故此时,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B、C。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白昼最长的是B。
变式3:(2022七下·丽水期末)小科为“观察太阳方位变化”,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再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②在地球仪上找到丽水的大致位置,用双面胶将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③按由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请回答:
(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   一致;
(2)若你站在“十”字方向标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    ;
(3)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 。(填字母)
A.是一个半圆 B.与太阳光线垂直 C.平分整个地球
【答案】(1)经线、纬线(2)南方(3)B;C
【解析】1.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线。经纬线相互垂直。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是一条条长度相等的弧线,连接南北两极。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东经160° 西经20°。
2.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圈略小。
【解答】(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一致;
(2)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北纬27°25′~28°57′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站在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南方。
(3)根据晨昏圈的特点,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整个地球。
1.(2022七下·南浔期末)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地球 月球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表面积 5.1 ×108km2 3.8×107km2
周长 4007.5km 10927km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答案】B
【解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自转周期也是27.3天,说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解答】A:地球一月是30天,月球因为绕转地球公转,月球的一年是27.3天,不符合,故A错误;
B: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自转周期也是27.3天,说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故B正确;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是27.3天,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二者不等,故C错误;
D:由于自转周期不一样,故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不等,故D错误。
2.(2022七下·丽水期末)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晚上8点在北京正式拉开的帷幕,此时的美国纽约刚刚迎来日出不久,这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位置 D.季节变化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解答】昼夜更替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A。
3.(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
【答案】A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A。
4.(2020七下·仙居月考)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___,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
【答案】C;A;D
【解析】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
由图可只,C地即将进入太阳照射区域,所以C处在晨线上;A地处于昏线上,6小时后处于深夜;BD相差12个小时,因此最有可能的国家是美国;
5.(2021七下·西湖期末)请解释下列产生的原因:
(1)“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2)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   。
(3)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
【答案】(1)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
(2)地球自转
(3)子房中胚珠数目不同
【解析】(1) 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不存在空气流动,月球表面可以长期保存陨石坑。
(2)地球的自转造成时间差异。
(3)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解答】(1)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
(2)地球的自转造成时间差异,我们当地和新疆经度不同,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光照射时间不同,存在时差,故 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 。
(3)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 ,说明二者子房中胚珠数目不同 。
6.(2021七下·杭州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是   (选填“夏季”或“冬季”)。
(2)图中A,B,C,D四点中处在深夜的是   。
(3)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______
A.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答案】(1)夏季(2)B(3)D
【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2)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解答】(1)读图,图中北极圈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值夏至日,因此图中此时北半球是夏季。
(2)晨昏线即晨昏圈,是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由图可知B处于深夜。
(3)由于时差原因,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D符合题意。
7.(2021七下·丽水期末)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火柴梗模拟“人”: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
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
(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
(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
【答案】(1)自西向东
(2)B
(3)西南(或西)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解答】(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为研究地球自转活动,因此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2)B位置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人”影最短。
(3)太阳光来向代表太阳方位,在C位置时,太阳光从正西方射来,说明太阳方位在正西方。
8.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帮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模拟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
(2)观察这一演示实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3)图中的E、F两点中,正处在白天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说明两点时间不一样,其中时间早的是    。
【答案】(1)B;自西向东;逆
(2)昼夜交替
(3)F;E;F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
此题通过地球仪与光源演示了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自转一周约是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解答】(1)模拟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B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
(2)观察这一演示实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3)图中的E、F两点中,正处在白天的是F,处在黑夜的是E,说明两点时间不一样,其中时间早的是F。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NS这条虚线表示    。
(2)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如图乙所示现象时,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填字母,下同),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1)地轴 (2)c;a;C
【解析】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绕地轴不停转动;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晨昏线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从夜半球至昼半球之间的交线是晨线,而从昼半球至夜半球之间的交线则是昏线。
【解答】(1)图甲中NS这条虚线表示地轴。
(2)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如图乙所示现象时,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c,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a。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是美国。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相应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太阳光直射在   (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为   (季节)。
(3)图中下列直线表示赤道的是 。
A.AB线 B.CD线 C.EF线 D.NS线
(4)一年中,杭州市正午太阳夏至日升的高度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的高度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如图为杭州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
【答案】(1)
(2)北回归线;冬季
(3)B
(4)②
【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四季和五带的产生。
(3)地球在自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约在12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至图示乙处;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夏至日约为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约为3月21日前后;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约为9月23日前后。
(4)物体的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成反相关,一般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长越短,
【解答】(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图中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此时南半球为冬季。
(3)图中直线表示赤道的是CD线。
故选B。
(4)对于杭州市来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据 ①、②、③、④四图可以看出②的影子最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④的影子最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表示冬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
故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②。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考点一、自转现象
(一)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
(二)地轴: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实际上地球是没有地轴的)。是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地轴空间指向: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地轴。
(2)周期:一天(约24小时)。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北逆南顺)
(四)地球自转与太阳的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典例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月亮仍东升西落
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变式1:(2021七下·仙居期末)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季节变化 C.日食 D.昼夜长短变化
变式2: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变式3: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填字母)。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填字母)。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填字母)。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
考点二、昼夜交替
(一)昼夜产生的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二)昼夜交替发生的原因
(1)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转动。
(三)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每自转1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1次,即昼夜交替的时间约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四)昼夜交替的特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或傍晚。
(2)因为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五)昼夜交替的意义
昼夜交替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温差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
(六)晨昏线(圈)
(1)晨昏线(圈)。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①晨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是太阳升起地方。如图中弧ABC为晨线。
②昏线指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进人黑夜的分界线,是太阳落下地方。如图中弧ADC是昏线。
(2)晨昏线(圈)的作用。
晨昏线(圈)把它所通过结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状况。
(3)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②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4)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
①如果把地球看作个正球体, 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②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能力拓展】南北半球的较高纬度地区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出的现象,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
典例1:(2022七下·乐清期末)如图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甲、乙、丙、丁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变式1: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
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
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
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
变式2:读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BF线为   (填“晨”或“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
(4)此时,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
变式3:(2022七下·丽水期末)小科为“观察太阳方位变化”,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再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②在地球仪上找到丽水的大致位置,用双面胶将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
③按由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请回答:
(1)步骤②中,固定的方向标方向应与地球仪上的   一致;
(2)若你站在“十”字方向标中心位置处观察,图中所示的太阳方位在    ;
(3)晨昏圈具有的特征有 。(填字母)
A.是一个半圆 B.与太阳光线垂直 C.平分整个地球
1.(2022七下·南浔期末)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地球 月球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表面积 5.1 ×108km2 3.8×107km2
周长 4007.5km 10927km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2.(2022七下·丽水期末)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晚上8点在北京正式拉开的帷幕,此时的美国纽约刚刚迎来日出不久,这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位置 D.季节变化
3.(2022七下·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
4.(2020七下·仙居月考)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___,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
5.(2021七下·西湖期末)请解释下列产生的原因:
(1)“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2)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   。
(3)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
6.(2021七下·杭州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是   (选填“夏季”或“冬季”)。
(2)图中A,B,C,D四点中处在深夜的是   。
(3)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__________
A.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正午时分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7.(2021七下·丽水期末)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火柴梗模拟“人”: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
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
(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
(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
8.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帮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模拟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的字母    所在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
(2)观察这一演示实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3)图中的E、F两点中,正处在白天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说明两点时间不一样,其中时间早的是    。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NS这条虚线表示    。
(2)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如图乙所示现象时,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填字母,下同),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是   (填字母)。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相应位置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太阳光直射在   (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此时南半球为   (季节)。
(3)图中下列直线表示赤道的是 。
A.AB线 B.CD线 C.EF线 D.NS线
(4)一年中,杭州市正午太阳夏至日升的高度最高,地面物体的影长最短;冬至日升的高度最低,地面物体的影长最长。如图为杭州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绘制的“教学楼正午影长示意图”。①、②、③、④四图中,可表示夏至日该教学楼正午影长的是   。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