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4条“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逐渐由生仔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习气,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居民消费领域,其他领域也都有着惊人的浪费。严重的浪费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对个人精神和社会风气产生腐蚀作用。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浪费的严重危害,认识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要性。当前,有些中小学的校园餐饮浪费也很严重,文具浪费、水电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严重缺失。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牢固树立节俭节约的意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将勤俭节约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基本品质,外化为自觉行动。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坚持“基于生活、融合生活、为了生活”的基本原则。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教师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和引领他们的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和积累生活智慧。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责任、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探究和认识食物浪费的严重危害,强化了他们珍惜食物的意识,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引导他们为共建“舌尖上的文明”而努力。由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多,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并努力营造出更为活跃、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