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有感情、节律地朗读这首词,掌握本文生字词。2.借助各种手法,欣赏词所描绘出的画面,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3.进一步体会这首词所表现出的一代伟人的革命气概和博大胸怀。【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 作者作品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2. 写作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3. 知识链接词:又叫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句式长短不一,用来配乐歌唱。用来演唱词的调子,叫做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包括词的段数、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这首词,《沁园春》 就是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沁园春》词牌因此而得名,它规定了词有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雪,是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是“咏雪”,与词牌没有关系。【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规范书写。惟余莽莽( mǎng ) 顿失滔滔( tāo )稍逊风骚( xùn sāo ) 成吉思汗( hán )数风流人物( shǔ ) 今朝 ( zhāo )2. 词语解释。北国:指我国北方。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须:等到。妖娆:娇艳美好。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的意思。天骄:天之骄子。3.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沁园春 雪》这首词写于 年 月,其中沁园春是 ,雪是 。本文的作者是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答案:1936 2 词牌名 题目 毛泽东 革命家【初步感知文本】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由祖国山河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探究重点难点】1.上阕中“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写了哪些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之下,写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勾勒出一幅奇伟雄浑、壮观无比的北国风光图。2.上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上阕写景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阕,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统一天下而奋斗。4.作者用一个什么字评价历代英雄?“其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答案:“惜”惜中含褒 以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为前提,赞扬了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含贬 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 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5.“俱往矣”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涵是什么?答案:“俱往矣”三字,画龙点睛,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结住评古,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言有尽而意无穷。“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应该看看今天的无产阶级,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那一刻思接千载,洞悉未来,傲视古今,豪情万丈。【拓展延伸】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你认为这首词中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请试着用青春的豪情读出对他们的赞扬。结合课文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答案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