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耐久跑科 目 体育与健康年级 高一年级教学时间 1课时学习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耐久跑,从技术教学看包括起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呼吸方法、跑动节奏、体力分配等。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按部就班的传授教学势必会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学效果。此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可以以赛代练,多从心率、脉搏等运动负荷方面让学生学会自己测验、了解自己的心脏恢复水平,一旦时机成熟教师再加以游戏、接力等练习辅助教学,并可进行反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念,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真配合练习,克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坚持跑完规定的距离。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学生耐久跑的动作和练习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途中跑的技术和跑的节奏与呼吸方法。难点:步幅开阔有力、轻松自然,呼吸有节奏。教学资源 图片 多媒体(电脑)《耐久跑》 教学活动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用图片和多媒体展示体育明星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爱好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情。教学活动2讨论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跑的项目?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3000米 5000米 10000米 马拉松等。那些是长跑项目?哪些是短跑项目?长跑:800米 1500米 3000米 5000米 10000米 马拉松。 短跑:100米 200米 400米。3、哪什么是耐久跑呢?长跑就是耐久跑。他需要有氧供应的运动,发展氧代谢能力。教学活动3学习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 耐久跑分站立式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部分。学习上体姿势和蹬摆技术动作要领:跑时上体稍前倾(2——5左右),头部和上体保持一条直线。蹬摆是两个肢体同时用力的一个协调统一的动作。学习腾空和落地技术腾空是完成后蹬动作的结果。落地动作是大腿下压,膝关节自然伸直,用前脚掌着地,随之膝、踝微曲缓冲,为再次后蹬创造良好条件。教学活动4讨论:同学们在跑步时经常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耐久跑得呼吸方法以及“极点” 和第二次呼吸练习耐久跑时,为了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有相当的频率和深度,用鼻和半张开的口同时呼吸,一般采用跑2步或3步一呼气,跑2步或3步一吸气的方法。同学们在耐久跑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跑出一段距离时,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状态叫做“极点”。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第二次呼吸”。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机能。教学活动5运动后放松活动:首先是放慢脚步走一走,让血液循环起来。不要马上停止不动,这样小腿容易粗哦,尤其是女生,肯定不喜欢自己的小腿粗吧。 其次,在上一步的前提下,做一做“体前曲”,目的是拉长肌肉。比如跑完800米了,会觉得腿紧,是因为肌肉收缩,体前曲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让小腿肌肉快速回复普通状态。最后,静立,勾脚尖,坚持10秒左右 放松,反复4到5次就会好一些了,跑的多的话可以用手掌拍拍小腿。一只脚站立,抖腿也是个很好的方法。教学活动6小结本课任务完成情况。 (二)课堂组织纪律情况。布置作业:(1)、课外反复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通报下节课学习任务,布置有关事项。 (3)、师生道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