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1.(2014·江苏南京·15)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加紧对人民精神统治,残酷压制“异端”思想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教皇与教会 B.富裕商人 C.天皇 D.银行家
【答案】A
2.(2014·山东临沂·17)图5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古代美洲 B.古代亚洲
C.古代欧洲 D.古代非洲
【答案】C
3.(2014·湖北十堰·23)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居封建制度中心地位的是( )
A.罗马天主教会 B.封建国王 C.查理·马特 D.封建贵族
【答案】A
4.(2014·辽宁沈阳·10)欧洲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欧洲的影响,并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加冕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A.acb B.cab C.bac D.abc
【答案】A
5.(2014·湖北宜昌1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且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机构是( )2-1-c-n-j-y
A.国王 B.大封建主 C.庄园 D.罗马教廷
【答案】D
6.(2014·广东珠海·68)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答案】B
7.(2014·湖北孝感·31)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www.21-cn-jy.com21*cnjy*com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答案】A
8.(2014·湖南长沙·3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西欧查理·马特改革后形成的等级贵族制实质上都是封建等级制度。( )
【答案】F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2014·广西玉林·10)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
A.穆罕默德诞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伊斯兰教形成 D.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
【答案】B
2.(2014·湖南娄底·14)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3.(2014·山东泰安·29)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答案】C
4.(2014·江西省·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
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
【答案】D
5.(2014·广东佛山·11)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B
6.(2014·山东泰安·30)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底浦斯王》 D.《哈姆雷特》
【答案】A
7.(2014·湖北荆州·16)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对下图(阿拉伯数字图)文化成就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波斯人
【答案】C
8.(2014·江苏无锡·1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答案】B
9.(2014·湖南怀化·29)公元前6世纪,穆罕默德在古印度地区创立佛教。 ( )
【答案】×
10.(2014·湖南益阳·28)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谭》。( )
【答案】√
11.(2014·福建莆田·23)阿拉伯数字本不是阿拉伯人发明,而是希腊人创造的。
【答案】23.把“希腊人”改为“印度人”。
第三课 日本的大文化改新
1.(2014·江苏盐城·15)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答案】B
2.(2014·广东省·18)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21·世纪*教育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B
3.(2014·山东临沂·18)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答案】B
4.(2014·湖北恩施·22)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 )
①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
②中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③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④实行中央集权 ⑤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5.(2014·黑龙江龙东·12)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 立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C
6.(2014·江苏南通·2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来源:21cnj*y.co*m】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答案】C
7.(2014·山东荷泽·13)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21·cn·jy·com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答案】D
8.(2014·山东德州·18)(9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1分)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右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3分)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1分)
(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任写其中1点或言之有理皆可,1分)
9.(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曾是敦亲睦邻。7世纪时,日本派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这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日本倡导了一次模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日本由此过渡到了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和治国方略,日本政府派出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之后进行了又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 ▲ 的道路。强大后的日本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于 ▲ 年7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 》。1929年~1933年,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一步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937年日本发动了“ ▲ ”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军民进行了八年英勇抗战,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然而,在表面和谐的背后,矛盾依然存在:日本政府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企图非法侵占钓鱼岛等,这些行径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不能容忍。日本必须拿出诚意,与中方一道在 ▲ 的基础之上为解决双方矛盾而共同努力。
【答案】
大化改新 资本主义 1894 《马关条约》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2014·黑龙江绥化·26)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永恒主题。
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又称“百日维新”,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摆脱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答案】
商鞅;戊戌变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11.(2014·湖北孝感·40)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新年感言,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此言一出,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材料二 2014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回应记者提问,“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材料三 2014年5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说,2015年,俄中两国将以双边的形式,以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举行一系列庆祝胜利70周年的联合活动。我们还将继续抵制那些篡改历史、美化法西斯分子及其帮凶、抹黑英雄解放者功勋与英名的企图。2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指出,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不让战争的惨痛历史重演。
(1)材料一中日本在古代和近代为成为“强大日本”而进行了哪两次社会变革?分别有何重大影响?(8分)日本现在有些举动体现了安倍的这一错误指导思想,请任举一例。(2分)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1894年在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局怎样?(4分)为什么提出“日本要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2分)
(3)材料三中“庆祝胜利70周年联合活动”指的是什么胜利?(2分)普京总统和李克强总理共同传递出的当今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21cnjy.com
(4)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为构建和谐世界,当今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2分)
【答案】
(1)变革和影响:大化改新(2分);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2分) 明治维新(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以后日本的强大奠定了基础(或“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2分)
举动:将钓鱼岛国有化;在教科书里追加领土要求(如钓鱼岛、独岛);解禁集体自卫权;准备修改和平宪法;首相及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等等。(开放性设问,举任意一例2分;其它答案紧扣题意,观点正确,酌情给分)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2分)
结局: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分)
榜样:二战后,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罪行,清除纳粹残余势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的言行真诚忏悔,赢得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日本美化侵略,掩盖战争罪行,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践踏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伤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2分,其它答案,只要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3)事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的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整回答2分);主题:和平与发展(2分)
(4)相处: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国际公约,做负责任的国家;求同存异,加强互信,加强合作,良性互动;维护和平,发展友好关系;抵制(反对)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开放性设问,答任意一点2分;其它答案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均可给分)
12.(2014·湖南株洲·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招提寺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材料二 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
事件或史实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 ②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年
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 ③ 的导火索
1922年
签订《 ④ 》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2-1-c-n-j-y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1分)日本遣唐使回国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1分)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4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4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2分)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2分)www.21-cn-jy.com
13.(2014·湖南永州·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7世纪,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才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大化改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4 图5
(注:图4为颐和园石坊,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华美的艺术品之一;图5为吉野号,明治天皇提取皇室费用购买的19世纪末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之一。)21教育网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热情的皈依者”的历史作用。(4分)2·1·c·n·j·y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室开支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日比较。(10分)
【答案】
(1)隋朝和唐朝;他们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并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2)围绕清朝皇室奢侈、日本皇室勤俭,从而导致日中政治上成由俭、败由奢两种结局等进行阐述即可。
14.(2014·湖南怀化·40)历史上,日本曾经向东、西方一些强国学习先进文化,然后进行消化进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1)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2分)
(2)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外交困,它通过哪一改革从而由弱变强?(1分)改革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2分)
(3)“二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到20世纪晚期它已成为世界第几号经济强国?(1分)
(4)日本的崛起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2分)
【答案】
(1)大化改新(2分)
(2)明治维新(1分) 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分)
(3)第二号(1分)
(4)制度创新;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等(答出任意两点符合亦可)(2分)。
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1.(2014·福建福州·17)宣扬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答案】D
2.(2014·山东泰安·29)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答案】C
3.(2014·天津市·18)在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答案】C
4.(2014·四川乐山·22)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宗教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D
5.(2014·江苏盐城·16)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希腊帕特农神庙 巴黎圣母院 洛阳白马寺 麦加大清真寺
A B C D2
【答案】A
6.(2014·江西省·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
A.印度 B.巴勒斯坦 C.罗马 D.麦加
【答案】D
7.(2014·广西玉林·10)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
A.穆罕默德诞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伊斯兰教形成 D.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
【答案】B
8.(2014·贵州安顺·6)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C
9.(2014·广西崇左·9)今年是2014年,如果按照《圣经》传说,他至今就有2014岁了。他是( )21cnjy.com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真主安拉 D.玉皇大帝
【答案】A
10.(2014·黑龙江大庆·1)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请按所学知识推算,2014年是( )  21*cnjy*com
A.4世纪40年代 B.14世纪1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1世纪初
【答案】D
11.(2014·黑龙江大庆·18)西方国家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就是其中之一,与圣涎节相关的宗教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12.(2014·湖南株洲·13)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A
13.(2014·广东佛山·11)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答案】B
14.(2014·湖北宜昌·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头禅”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答案】A
15.(2014·江西抚州·10)小芳同学通过网络查找耶稣、圣诞节、耶路撒冷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她正在探究学习( )
A.伊斯兰教 B.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C.基督教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答案】C
16.(2014·广西柳州·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他们取回的“经”最有可能是( )
A.《圣经》 B.《古兰经》 C.佛教经典 D.《道德经》
【答案】C
17.(2014·黑龙江绥化·16)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D
18.(2014·湖南益阳·18)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六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19.(2014·湖南娄底·14)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20.(2014·湖北利川·22)世界三大宗教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与“圣诞节”“公元纪年”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21.(2014·湖南怀化·29)公元前6世纪,穆罕默德在古印度地区创立佛教。 ( )
【答案】×
22.(2014·湖南长沙·32)西方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纪念救世主耶稣出生的日子。( )
【答案】T
23.(2014·湖南衡阳·22)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 创立了佛教。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 》,该书成为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答案】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24.(2014·河南省·21)(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印度佛塔 图二 雅典帕特农神庙 图三 登封嵩岳寺塔 图四 西亚建筑遗址
(1)观察上述四副图片,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指出这两类图片内容分别承载了什么文化?(3分)
(2)请根据你分类的情况,任选其中一类,说明其建筑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1分)
(3)请再举一例河南境内与图三文化渊源相同的遗存。(1分)
【答案】(5分)
(1)图一和图三一类,图二和图四一类。(1分)佛教文化:(1分)古希腊文化。(1分)
(2)图三是图一建筑风格中国化的结果;图二的建筑影响了图四的建筑风格。(1分,答出其中任何一类即可。)21·cn·jy·com
(3)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巩义石窟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但必须是有价值的佛教遗存。)
25.(2014·山西省·17)建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观察图片,回答问题。(4分)
图一 中国故宫 图二 巴黎圣母院 图三 四川都江堰 图四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水坝
(1)图一、图二所示的建筑在建筑特点或建筑材料上有何不同?(2分)
(2)图三、图四所示的水利建筑工程有何共同之处?(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