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项目一 认识电路 任务3 解读安全用电案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项目一 认识电路 任务3 解读安全用电案例教案

资源简介

项目一 认识电路
【项目目标】
●认识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知道电路的工作状态。
●知道电流、电压、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基本电量,会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知道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会正确处理触电现场。
【参考学时】
4学时
任务3 解读安全用电案例
【教学目标】
●知道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触电类型与原因。
●会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教学重点】
触电事故处理
【教学难点】
触电事故处理
【参考学时】
1学时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以生活实际中的触电事故实物为切入口,让学生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任务准备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1)电击。当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称为电击。
(2)电伤。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
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主要因素是流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
流过人体的电流与作用到人体上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值有关。规定36V及以下电压为安全电压。
2.人体触电的类型
因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
①单相触电。人体的某一部位碰到相线或绝缘性能不好的电气设备外壳时,电流由相线经人体流入大地的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也称单线触电。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②两相触电。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别接触到同一电源的两根不同相位的相线,电流由一根相线经人体流到另一根相线的触电现象,称为两相触电,也称双线触电。
3.人体触电的原因
(1)电工违规操作
(2)用电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3)电气设备绝缘受损
(4)其他的原因
三、任务实施
1.案例回放
某日上午,某市一学校学生在做电类专业实验时,不慎触电。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2时许死亡。
据调查,某日上午,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实训教室上电类实训课。学生先制作电路板,再进行通电调试。学生小高在完成电路板制作后,经通电调试,电路板制作成功。但在未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小高用双手去摘电路板连接电源的鳄鱼钳时,触电倒地。
2.案例分析
从安全操作的角度分析,导致学生小高触电死亡的操作错误主要有:检测电路板通电成功后,没有立即关闭电源情况就直接操作;用双手去摘电路板连接电源的鳄鱼钳。
因此,我们在进行电类实训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
3.现场模拟
触电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1)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序号 示意图 操作方法
1 拉:迅速拉开闸刀或拔去电源插头
2 挑:用绝缘棒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3 切: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回路
4 拽:用手拖拽触电者的干燥衣服,同时注意操作者自己的安全(如踩在干燥的木板上)
(2)现场诊断
(3)现场急救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法
②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
若触电者伤害严重,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或瞳孔开始放大,应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抢救法。
四、任务小结
五、任务拓展
1.电类实训室使用规则
(1)按指定工位进行操作训练,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工位。
(2)操作前,必须检查所需的元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立即报告。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文明生产,工具、器件有序放置。
(5)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擅自操作电源开关。
(6)实训场地严禁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进出实训场地要向指导教师请假。
(7)认真填写实训室使用记录单。
(8)实习结束后,工完场清,全面清扫场地,关好门窗。
2.电气火灾的现场处理
(1)尽快切断电源
(2)选用合适的灭火机
(3)保持适当的距离
【项目总结】
1.基本电路组成要素有哪些?电路工作状态有哪几种?
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比较表
序号 组成要素 作用 举例
1 电源
2 负载
3 连接导线
4 控制和 保护装置
电路工作状态比较表
序号 名称 状态 举例
1 通路
2 断路
3 短路
2.电路的基本电量有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和电功率等,你能区分这些电量吗?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如何测量?
基本电量比较表
序号 电量 符号 物理意义 定义式 方向 单位
1 电流
2 电压
3 电位 ——
4 电动势
5 电能 ——
6 电功率 ——
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测量比较表
序号 电量 测量仪表 测量方法
1 直流电流
2 直流电压
3.什么是触电?如何进行触电现场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