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金黄的稻束郑敏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著有《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1981年),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作者简介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作者简介静默:疲倦:树颠:肩荷:指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等意思。指十分劳累,困倦。颠,是顶的意思,树颠,就是高处的树枝,也就是树梢。1.肩挑或肩扛。 2.担负。基础字词理清思路金黄的稻束肩荷、静默疲倦的母亲(人类的思想)联想1.作者借稻束来赞美什么?2.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主探究1.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来的?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这里诗人借助了联想的构思方式,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研读课文合作探究2.在用“满月”“ 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超出了一切言说。3.“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韧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4.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这个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村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而静默是诗人面对自然凝神观照的状态,正是在静默中,诗人回溯了历史发现了雕像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结晶。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金黄的稻束象征了什么?“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象征。它是收获的象征。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侬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 “抽象的思”和 “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1.象征手法2.联想丰富,稻束和母亲二者来回闪动,融入了深深的沉思。3.语言优美写作特点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劳动者的代表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劳动者的由衷赞美,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的哲思,以及对母爱的讴歌。课文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