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百家争鸣(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百家争鸣(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孙武
孙膑
第三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流派众多,
并不是实数。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诸子百家主要有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这十家。
诸子讨论的问题,大多以社会政治学说为中心,礼、乐、政、刑、道德、名辩、治国、用人都有涉及,各有侧重,但其中心要义是“为治”。
这里的“争鸣”是指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合理成分的思想交融的现象。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文化上: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这位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贵族垄断文化教育被打破,私学的兴盛,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学派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韩非子
孙膑
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
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
战国前期
春秋末期
战国末期
战国时期
儒家
墨家
兵家
法家
道家
“仁”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论语》“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道德准则”
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道德经》
“非攻”“兼爱”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酷刑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兵法》、“事倍而后动”
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仁”
个人
统治者
爱人,关心和爱护他人。
“克己复礼”,即加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思想核心
治国主张
故事链接
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
主要著作
《诗》《书》《周易》《春秋》。
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
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政治主张
思想
主要著作
成语典故
“民贵”“君轻”
“仁政”
《孟子》
“孟母三迁,
择邻而居”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道德准则
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
“无为”而治
政治主张:
主要著作: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哲学思想:
朴素辩证思想
《道德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尝试举出反应这种思维方式的成语或故事。
柔软的事物得以长久保存,而刚烈的事物很容易夭折。这也反映了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以及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
积少成多、转败为胜、无中生有、转危为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政治主张:
主要著作:
《庄子》
有一次楚国要去攻打宋国,墨子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楚王不要攻宋,他是这样说的:楚物产丰富,如果攻弱小的宋,就像一个富人去偷窃贫穷的邻居。
思想主张
“非攻”
“兼爱”
主要著作
《墨子》
反对掠夺战争。
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政治主张:
1、“法治”
2、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3、酷刑
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
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主要著作:
《韩非子》
孙武
孙膑
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兵法》
“事倍而后动”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孟子到处劝说诸侯实行仁政,争取民心,结果,同孔子一样,始终未被重用。而法家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
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社会的背景,想一想法家的思想为什么会在秦国受到重视,而儒家思想在当时却始终未被重用?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孟子、老子思想遭到冷落。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假如你来当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你会选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连线练习:为现今的思想主张寻找历史渊源。
现今思想主张与观点
以德治国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团结友善,平等博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廉政、廉洁、自律
依法治国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思想渊源
兼爱
非攻
有教无类
“仁政”
富贵不淫
因材施教
无为而治
法治
礼治文明
人物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思想;能说出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对后世的影响。www-2-1-cnjy-com
过程与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及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思辨意识和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热身活动)
【图片】展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的图片
【师】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生】
【师】这些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哪一个时代?
【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生】百家争鸣
【师】“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大解放,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对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和我国现代的文明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百家争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所说的“百家争鸣”真的有100家吗?
【生】不是。指流派众多,并不是实数。
材料: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流派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并不是实数。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诸子百家主要有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这十家。诸子讨论的问题,大多以社会政治学说为中心,礼、乐、政、刑、道德、名辩、治国、用人都有涉及,各有侧重,但其中心要义是“为治”。这里的“争鸣”是指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合理成分的思想交融的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那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哪些思想派别?
【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农家、杂家、纵横家……
【师】“争鸣”指的又是什么?
【生】这里的“争鸣”是指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合理成分的思想交融的现象。
讲述新课: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历史背景)
【师】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
(1)政治上: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这位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上:贵族垄断文化教育被打破,私学的兴盛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师: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生:
政治因素: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这就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21*cnjy*com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奠定物质基础;小农经济发展,新兴阶级崛起,社会结构变化,思想家纷纷从自身的阶级立场出发议论时政,发表见解。
文化因素:“天子失官,学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夷”,贵族流落民间并传播知识,形成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私学勃兴”取代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结束,“学术下移”的局面形成。)
(二)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所处时代、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
【师】请同学们迅速的浏览课本,按顺序说一说书本上主要讲了哪几个思想派别?
【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师】下面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他们所处的年代,他们的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1、儒家——孔子
【师】先来看一下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生】孔子
【师】孔子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春秋晚期
【师】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思想核心:
【书本故事】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21·cn·jy·com
【师】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生】“仁”
【师】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在现在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棚失火,第一个当然要关系人的安危,怎么会先问马的安危呢。可是在当时,仆人之类的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常常用来祭祀和殉葬,毫无个人权利的保障。因此孔子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同时“仁“也是他的思想核心。
【师】“仁”对于统治者而言有什么要求?
【生】“仁”就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师】“仁”对个人有什么要求?
【生】“克己复礼”,即加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治国主张:
【师】请同学们看P1-23阅读卡,从中提炼出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生】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
主要著作:
【师】孔子政治主张实践情况如何?(有没有得到任用?)
【生】孔子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结果处处碰壁,没有一个国君接受他的主张。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专心从事整理古籍和教育工作。
【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孔子的主要著作?
【生】《诗》、《书》、《周易》、《春秋》。——孔子和弟子共同编辑整理的
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弟子写的有关他的言行著作(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影响重大。)
【师】孔子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生】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育思想:
【师】孔子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在孔子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还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重视道德教育等。【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图1-22孔子:孔子弓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驼,身着长袍,拱手而立,双手交叉,做作揖(yi)状。画像中的孔子温文尔雅,神态谦恭有礼,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给人亲切慈祥、博大儒雅的印象,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21cnjy.com
2、儒家——孟子
【师】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听到“孔孟”一词,“孔”指的是孔子,“孟”指的是哪一位?
【生】孟子
【师】孟子是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固有“孔孟之道”的说法。他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师】孟子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战国时期
【师】孟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呢?先来看一下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生】“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师】孟子还提出了什么思想?
【生】“民贵”“君轻”的思想。
【师】孟子还提出了什么道德准则?
【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师】大家知道孟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吗?
【生】《孟子》
【师】你知道有关孟子的成语典故吗?
【生】“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3、道家——老子
【师】道家的创始人是谁?
【生】老子
【师】老子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春秋晚期
【师】老子有自己的治国主张: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这段话反映了老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生】主张“无为”而治。
【师】什么是无为而治?
【生】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师】书本上提到了老子的什么哲学思想?
【生】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祸与福,强与弱,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师】这被称为老子的朴素辩证思想。
【师】大家知道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吗?
【生】《老子》也称《道德经》
【材料】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他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21教育网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柔软的事物得以长久保存,而刚烈的事物很容易夭折。这也反映了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以及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  21*cnjy*com
【师】尝试举出反应这种思维方式的成语或故事。
【生】积少成多、转败为胜、无中生有、转危为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材料】图1-23老子:老子像,坐落于泉州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清源山。石像呈坐姿,额头微突,目光炯炯,垂耳飘髯(ran),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左手放在膝上,右手凭几案,衣带纹饰清晰明朗,线条柔和。该雕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彰显了天人和谐的道家理念。
4、道家——庄子
【师】继承老子的道家传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的是谁?
【生】庄子
【师】庄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生】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师】大家知道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吗?
【生】《庄子》
5、墨家——墨子
【师】墨子的创始人是谁?
【生】墨子
【师】墨子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战国时期
【师】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墨子的小故事
【师】有一次楚国要去攻打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墨子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楚王不要攻宋,他是这样说的:“楚物产丰富,如果攻弱小的宋,就像一个富人去偷窃贫穷的邻居。”这体现了墨子的什么思想主张?【来源:21cnj*y.co*m】
【生】“非攻”
【师】什么是“非攻”?
【生】非攻并不等于非战,而是反对侵略战争,很注重自卫战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师】墨子还有什么主张?
【生】“兼爱”
【师】什么是“兼爱”?
【生】就是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6、法家——韩非子
【师】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生】韩非子
【师】韩非子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战国末期
【师】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生】
1、主张“法治”——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
3、酷刑——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的统治。
【师】大家知道韩非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吗?
【生】《韩非子》
7、法家——孙武、孙膑
【师】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孙武、孙膑
【师】两位兵家代表人物是不是同一时期的人?
【生】不是。孙武是春秋末期的人,孙膑是战国时期的人。
【师】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兵家的鼻祖。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后代,原名孙兵.
为什么后来改名叫孙膑呢
【生】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后庞涓任魏将,妒忌孙膑之才能,诓他到魏,处以膑刑(膑刑又称髌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故称孙膑。
【师】这两位兵家的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思想分别是什么
【生】
孙子 《孙子兵法》(“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孙膑兵法》、 “事倍而后动”
【师】《孙子兵法》有什么地位?
【生】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8、趣味百家 角色扮演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儒家
孟子说:我义——儒家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道家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道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法家
孙武说:战场上见高低!——兵家
【角色扮演】
【师】【情境】一个少年因国家赋税过重,家里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评价这件事?www.21-cn-jy.com
【生】【百家评价】
儒家:认为小孩的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开始对小孩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小孩的道德修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改正。2-1-c-n-j-y
道家:认为小孩子太小,还不懂事,随他去。而且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等到小孩长大了,自然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时就能修正自己的行为。
墨家:主张非攻,兼爱,视人如己。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应该把小孩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己对自己做的处罚的标准,来处罚这个小孩。不能宽以律己,严以待人。
法家:主张制定严酷的刑法,并处于犯罪的人刑罚。认为这个小孩罪大恶极,应该对这个小孩作出严厉的处罚,以树立社会的风气,才能维护国家的统治。
9、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的应用情况
【师】在诸子百家中,哪一个派别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生】儒家
【师】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没有成为主流思想?
【生】没有。
【师】那么,是哪个学派的思想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生】法家
【师】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社会的背景,想一想法家的思想为什么会在秦国受到重视,而儒家思想在当时却始终未被重用?2·1·c·n·j·y
【生】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利。同时,为应付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而孟子、老子思想遭到冷落。
【师】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假如你来当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你会选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21·世纪*教育网
【生】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师】这样做有什么影响|作用?
【生】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师】虽然百家争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其中的优秀思想仍然在今天发挥着做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小试牛刀,来进行连线练习:为现今的思想主张寻找历史渊源。看谁连的又快又准。
【生】略
巩固新课:
1、课堂小结
2、课后习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