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羿射九日教案与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羿射九日教案与反思

资源简介

《羿射九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羿射九日》是人教版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
24 课。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来整合课文。既有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有编织出世界之初简单自由,童话般生活的故事,还有想象神奇的中国古代神话。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羿射九日》是一篇古老的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上古时候天上一个太阳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历尽艰辛射下九个太阳,然后人们幸福生活的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全文7个自然段,脉络清晰,故事性强,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分
为3部分。第一部分讲十个太阳怎样出现在天空,炙烤大地,人类生
活非常艰难。第二部分讲羿克服重重困难,射下了九个太阳。第三部
分讲大地重现勃勃生机。课文描述羿射日前后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加凸显了羿的伟大功绩。
课文语言平实,易于理解。描写人间苦难的情景,通过“晒枯,烤焦,蒸干,熔化”等词语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间的惨状。文中“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等词语,集中体现了羿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羿射日的一连串动词运用得十分生动传神,“翻,蹚,登,搭,拉”等动词,写出了羿射九日的过程,表现了羿勇敢神武的英雄形象。“嗖”“噗噗”等拟声词的运用,令故事显得更生动。
课文充满了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如,太阳坐上两轮车,一个太阳轮流值日,情节离奇。又如,“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等句子突显了羿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神奇色彩。选编文本,意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神话的神奇,同时让他们初步懂得神话中的人和事实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体会羿的英雄形象。画面以火红色为基调,岩石被烤的通红,海水也被映得通红,表现了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之深。熊熊烈火中,羿弯弓射日,几个太阳纷纷中箭坠落,突出了羿刚毅有力,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汉子过程中,识字量扩大,能自主摸索出汉字结构规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心,充满了想象力,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科技的发展使他们对于神话故事知之甚少,对于《弈射九日》这篇课文的深刻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需要做到兼顾全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数学过程。这个故事可能部分学生听过,但是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如太阳真的能射下来吗 人跑的过太阳吗 等等,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本课老师给学生推荐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故事集》,课后同学可以自行借阅。
教学目标
认识神话故事
认识12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羿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策略
故事引入策略和我问你答策略配合多媒体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播放PPT
活动1
导入中国著名神话故事
上古神话故事如:盘古创世、女娲补天造人、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混沌开七窍、巨灵劈山、河神懒汉夫妇治水等;宗教神话故事:观音得道、八仙过海、钟馗捉鬼、妈祖传说、狗咬吕洞宾、神女瑶姬、干将莫邪等;民间神话故事:天仙配、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十二生肖、鲤鱼跃龙门等;文学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封神榜、劈山救母、宝莲灯等。
夸父逐日
中国神话一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形口头文学作品,上古的《山海经》有好多中国神话的影子,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神话故事的典籍,独一无二,足以申请吉尼斯。中国神话创造了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中国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例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
神话一般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其中尤其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什么是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一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形口头文学作品,上古的《山海经》有好多中国神话的影子,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神话故事的典籍,独一无二,足以申请吉尼斯。
神话故事的特点:
内容丰富、故事短小。
表现形式的象征性和口头流传的歧义性。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大多数神话都有很多共同特点,那就是把神明具体化,在很久之前的神话里,神明一般都是代表自然本身,后期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而人格化。当时生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举凡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
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于是便有了神话的产生。由此可见,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
师:同学们,你们说说以前听过哪些神话传说?
生:《 混沌开七窍》、《大禹治水》、《八仙过海》、
生:《妈祖传说》、《哪吒闹海》、《愚公移山》、《牛郎织女》
生:《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劈山救母》
师:还有《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后羿射日》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话传说。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下《后羿射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我们的课文关于这个故事课题为《羿射九日》。
活动2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学习第24课《羿射九日》。
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下故事《后羿射日》,然后我们在回到课文《羿射九日》。
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 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于人类。
师:听了故事后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生:后羿是个大英雄
生:后羿勇敢,有责任心
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后羿的勇敢值得人们敬佩,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现在跟老师一起朗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师: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
  [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
  违反 不肯-------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神弓 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疾飞-------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
  拥立][出示:烤焦 苦不堪言]
师:同学们试着给课文按照内容分一下自然段。(学生分段,老师指导)
师:现在我们分好自然段了。老师请同学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
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
第2自然段:写十个太阳当空,炙烤着大地。
第3自然段:大地万物处于水深火热危急关头。
第4自然段:羿历经千难万险,长途跋涉,成功射下一个太阳。
第5自然段:羿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躲进大海里。
第6自然段:羿决定留下一个太阳,让他造福人类。
第7自然段: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太阳、土地、江河、草木等重现勃勃生机。
师:通过给课文分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我们对课文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生:课文的中心思想是:由于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被烤焦了,后羿决心担起射日这个重大责任,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后羿历经千难万险、长途跋涉,成功射下九个太阳,并留下最后一个太阳造福人们。赞美了他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了,表达了上古时代人们渴望征服自然的愿望。
师:同学说的非常好!这一课的中心思想是:因为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被烤焦了,人们日子非常艰难。后羿担起射日这个重大责任,解救人们于水火之中。突出了后羿刚毅有力,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上古人们渴望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景。
活动3
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同学们课文读得真好,那字肯定能写得更好。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相机指导: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注意关键笔画的占格。待到心中有字,才能下笔。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几个字。
2.课件出示生字:
觉 值 类 艰 弓 炎 害 此 新
这几个字,你已经记住了哪一个?你是怎么记住的?(师生交流)
  我是这样记住这个字的(从结构、部首、形似字比较记忆,再领着同学书空。
  (2)重点指导
  “觉”注意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个“见”,千万不要写成“贝”。
  “值”①:注意右边的“直”下面不是“且”,多一横。
  ②扩词练习:值日值钱值得
  ③教师范写。
  “此”第四笔是提,第六笔是竖弯钩。
3.学生写字,注意提醒坐姿。
4.展示、评价。
活动4
积累和提高,拓展训练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
  预设:《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
2.说说你想对羿说什么。
  (1)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一写。
  (2)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笔,画一画。
活动5
近义词和反义词
原词 近义词 原词 反义词
温暖 暖和 枯 荣
炙烤 烘烤 光明 黑暗
艰难 困难 温暖 寒冷
繁茂 繁盛 艰难 安逸
滋润 滋养 慌慌张张 不慌不忙
勃勃生机 生机勃勃 勃勃生机 死气沉沉
脱离苦海 逃出生天 脱离苦海 泥足深陷
帮助 帮忙 帮助 妨碍、阻挠
随堂练习:
一、根据内容,讲讲故事,并填入表格
《羿射九日》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大地上重新出现生机勃勃
讨论一下:你知道多少太阳的雅称?
斜阳 夕阳 春晖 朝阳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并填空。
天上同时出现( )太阳,( )都快被烤焦了,( )就准备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 )太阳,留下( )太阳让它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 )升起,从( )落下。( )渐渐滋润起来,( )渐渐繁茂起来,( )奔腾欢唱,大地( )现出了勃勃生机。
仿造例子写词语。
勃勃生机(AABC句式)
( 依依不舍 )(念念不忘)(闷闷不乐)(滔滔不绝)(亭亭玉立)
美滋滋(ABB句式)
(懒洋洋)(甜蜜蜜)(黑乎乎)(热腾腾)(脏兮兮)(闹哄哄)
教学板书
《羿射九日》
什么是神话故事 ?
假设和幻想
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
人不想屈服,与大自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一心渴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减轻劳动,保障生活。
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
听神话故事
朗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归纳每段段意 总结中心思想
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学写生字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也有一些问题处理的不是特别好,可能是我对学情把握的不够准确。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把故事内容和科学知识关联,提出各种疑问,我做的顺势引导还不够到位。在备课时,我觉得这篇神话故事内容简单,对学生来说,在内容上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认知较少,还不能完全理解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这一主题,我就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来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令我忧虑的是,孩子们虽然能初步感知文本,但是对于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还不能完成的很好,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想出好的教学策略,更多的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