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三单元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三单元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2014·广东梅州·3)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史实最有可能在右图所示著作中查找到?( )
A.陈胜吴广起义 B.曹操统一北方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玄奘西行
【答案】A
2.(2014·浙江嘉兴·6)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21cnjy.com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3.(2014·湖北咸宁·16)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4.(2014·广西钦州·16)(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www.21-cn-jy.com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2分)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2分)
(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1分)
【答案】(7分)
(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答出任意两个即可。每个1分,共2分)
(2)经济发展,(1分)社会安定。(1分)重视发展农业,(1分)提倡节俭。(1分)
(3)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1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1.(2014·江苏泰州·3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答案】B
2.(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右图人物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汉文帝
【答案】B
3.(2014·黑龙江牡丹江·3)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大一统措施?( )21*cnjy*com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C.大力反击匈奴 D.统一货币、度量衡
【答案】D
4.(2014·福建福州·3)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皇帝权威和朝廷政令推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 D.大兴文字狱
【答案】B
5.(2014·山东泰安·1)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答案】B
6.(2014·江苏连云港·29)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答案】C
7.(2014·湖北黄冈·10)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盐铁官营 D.张骞出使西域
【答案】A
8.(2014·黑龙江大庆·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C
9.(2014·山东滨州·2)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
A.实行“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答案】B
10.(2014·湖南娄底·2)董仲舒认为,应使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科举考试 D.八股取士
11.(2014·江苏苏州·4)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答案】B
12.(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21*cnjy*com
A.秦始皇 B.隋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答案】C
13.(2014·山东荷泽·2)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www-2-1-cnjy-com
①御史大夫 ②司隶校尉 ③刺史 ④太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14.(2014·浙江绍兴·8)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答案】C
15.(2014·贵州黔东南17)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主要措施
秦朝: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汉: 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秦朝:焚书坑儒(1分)????西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分)
明朝:八股取士(1分)????清朝:大兴文字狱(1分)
16.(2014·江苏无锡·38)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近现代,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21·cn·jy·com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1分)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来源:21cnj*y.co*m】
——《汉书·董仲舒传》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1分)
材料三

(3)图一中的两位人物领导力哪次运动?(1分)
(4)以图二杂志为宣传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材料四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五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6)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哪一次革命运动第一次将此理想变成了现实?(3分)
17.(2014·云南昆明·26)(10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分)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
【答案】(10分)
(1)人物:孔子。(1分)思想核心:“仁”和“礼”。(2分)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2分)
(4)认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2014·湖北襄阳·32)【古代的专制制度】(6分)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答两条)(2分)
(2)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
(3)明朝和清朝为进一步强化中在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2分)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1分)
(3)明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评分说明: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1分)21教育网
(4)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期。(1分)
19.(2014·山东济南·二)(16分)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曲阜时,指出研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春秋
孔子

战国
孟子

秦朝
秦始皇

汉朝
汉武帝

(1)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儒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8分)
材料二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岛南戈吉朗《诸子百家》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4分)
(3)李大钊认为,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4分)2·1·c·n·j·y
【答案】
(1) ① “仁”; ② “仁政” ③法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孔子之道”不仅影响我国周边国家,而且影响到欧洲和美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的学说。
(3)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20.(2014·山东聊城·31)阅读下列材料:
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2-1-c-n-j-y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臣”是谁?(2分)这是他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1分)
(2)用准确的词句概括这个建议,(1分)并简述其实施产生的影响。(2分)
【答案】
(1)臣:董仲舒。(2分)皇帝:汉武帝(或刘彻)。(1分)
(2)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影响:实现了思想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大一统格局;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研习儒学风气兴起;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1.(2014·福建莆田·31)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提示完成填空。(7分)【版权所有:21教育】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汉武帝在中央设立 (1) ,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的监察;唐朝编纂的《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1912年1月,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2) 》。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3)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 (4) 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司隶校尉;(1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2分)
(4)社会主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