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上2014年全国中考汇编系列——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1.(2014·湖南益阳·2)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图中,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出处:21教育名师】【答案】C2.(2014·山东德州·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答案】B3.(2014·天津市·1)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最早是在(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答案】B4.(2014·江西省·2)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答案】B5.(2014·浙江宁波·5)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B.麦哲伦舰队环球航行——发现了新大陆C.隋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D.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6.(2014·广东珠海·4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www.21-cn-jy.com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答案】D7.(2014·浙江温州·11)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事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的是( )21*cnjy*comA.玄奘西行求真经 B.张骞出使通西域C.鉴真东渡弘佛法 D.郑和西洋显国威【答案】B8.(2014·湖北潜江·14)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答案】C9.(2014·湖北随州·8)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贸易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关于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说法错误的是( )A.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其路线是从西汉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答案】C10.(2014·山东烟台·3)2014年5月2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国媒体丝路行”采访活动在陕西西安拉开序幕。关于古丝绸之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A.有利于中国对世界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A11.(2014·广东佛山·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交通非常发达 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D.名胜古迹众多【答案】B12.(2014·湖北宜昌3)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凿空”西域,为汉代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 )A.卫青 B.张骞 C.王昭君 D.班超【答案】B13.(2014·新疆乌鲁木齐·2)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代表土方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寒潮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A.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C.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D.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答案】A14.(2014·安徽省·17)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史实回顾】图4 图5(1)阿拉伯数字通过图 的商路传入欧洲,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通过图 的商路传入中国。 (2分)【对比分析】(2)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两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深入探究】(3)从图4到图5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答案】(1)4,5(2分)(2)(8分。每点4分,含观点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示例:①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变化:图4:地中海沿岸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图5: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②世界主要贸易体(商人)变化:图4: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商人为主;图5:西欧国家(英国等)商人为主。 (其他观点,论述合理亦可)(3)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等。(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15.(2014·四川成都·28)(14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 丝绸之路示意图(1)据材料一,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必须包括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3分)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分)材料二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2)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2分)(3)1500年~19世纪末,西方文明以其强势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概括说明这种冲击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材料三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据吴思科《文明对话与交流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2分)【答案】(14)分)(1)路线:A长安—B河西走廊—C今新疆地区—D葱岭—E西亚(安息)—F欧洲(大秦)。(答出其中三个地名并与图中字母对应正确,即可得3分) 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两大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渗透。(2分) (若答出“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或“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商品和物资的交流”等亦可)21·世纪*教育网16.(2014·广东省·26)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 见题26图题26图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www-2-1-cnjy-com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答案】(1)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日本 《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投资办厂(3)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4)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提升综合国力,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等。17.(2014·云南省)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2分)(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2分)【答案】(10分)(1)丝绸之路(2分) 西汉(1分)(2)鉴真(1分) 不怕牺牲,(1分)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技术。(1分)(3)促进东西经济、贸易往来;(1分)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1分)(4)战争与征服、和平交往。(2分)18.(2014·贵州黔东南20)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一次,罗马凯撒大帝(公元前100年——前44年)穿着一件中国丝袍道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在当时的罗马,丝绸的价值等于同样重量的黄金。 材料二 1840年以前,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都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一手包揽,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给外国商人造屋居住,叫做商馆。商馆全部都在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十三行街,外国人到广州居住,不能逾越十三行街的范围。 材料三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讨论如何放开步伐,更好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及有关政策,决定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材料一中罗马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哪条商道到达罗马的?这条商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分)(2)材料二中广州十三行的设立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依据材料三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依据材料四中共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2分)21教育网【答案】(1)丝绸之路(1分)????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2)闭关政策(1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或导致中国落后?(1分)(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世界贸易组织或WTO?(1分)19.(2014·山东潍坊21)(16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6分)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4分)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蜩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2-1-c-n-j-y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答案】(1)成为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宋代海上贸易发展起来;取消限制,政府带动,鼓励发展海外贸易;(3)和平交往,公平交易;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20.(2014·湖南株洲·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②凿井、冶铁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2分)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各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21·cn·jy·com(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2分)(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4分)(4)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2分)【答案】(1)大秦;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2)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甘肃敦煌:古丝绸之路的重镇。(4)促进欧亚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21.(2014·江苏泰州·50)(7分)“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问题。2·1·c·n·j·y材料一(1)观察图一,这条商路的开辟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这条商路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2分)材料二(2)观察图二,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航海壮举?这一壮举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路,请说明理由。(2分)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21*cnjy*com(3)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2分)【来源:21cnj*y.co*m】材料三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其宗旨是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2014年5月20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发言,阐述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写入会后发表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4)材料四中,亚信成员就“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达成怎样的共识?(1分)22.(2014·福建龙岩·27)(12分)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版权所有:21教育】——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4分)(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4分)【答案】(12分)(1)A:长安(2分) E:欧洲(大秦)(2分)(2)西汉末年(西汉)(2分) 蔡伦(2分)(3)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2分,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1分)23.(2014·湖南邵阳·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摘编自2013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和影响。(6分)(2)请用直线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化连接起来。(4分)敦煌莫高窟 印度文化种姓制度 中国文化《荷马史诗》 阿拉伯文化《天方夜谭》 希腊文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看法。(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