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设计生活标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具象观察、分析和表现的能力,对于设计也并不陌生,在之前通对《头饰设计》《威武的盾牌》等课程的学习中,学会以立体设计制作的方法体现设计思想。而本课的学习,则更加强调抽象思维,加法不难做,难做的是恰当的减法。同时,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引导他们采用擅长的绘画和剪贴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设计思想。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认识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根据场所和主题设计图案简洁、信息准确的标志。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实践的过程中,利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表现有主题的标志设计,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知道设计是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引导学生关注在西安召开的全运会,感受全运会标志设计的理念。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教学重点:识别标志的含义,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进行校园标志的设计。教学难点:标记的设计符合主题、简洁、准确、个性鲜明。标志特点为了解决“如何设计好标记”这个重难点,我提供了生活中的标志的大量图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标志图案简洁、信息准确、个性鲜明的特征,又引导学生对标志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以实例让学生学习文字变形和图案变形的标志设计方法,为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铺垫。在实践环节我将学生分成了三组,三组完成不同的任务,临摹组难度较低,能以临摹或借鉴的方式完成一个校园标志即可;设计组难度增加,需要在绘画过程表现出自己标志的独特个性;剪贴组在绘画的基础上增加难度以剪贴的形式设计出一个校园标志。以三种不同的任务驱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成自己可完成的课堂目标。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PPT,网络图片资源。课堂教学创新点改变传统美术课堂中学生实践活动一刀切的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了适合他们层次的实践任务,在学生实践中进行指导时更有层次的针对性,能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在评价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获得。分层实践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及切入点本课的拓展环节以十四运为主题,为学生介绍了十四运标志的设计内涵,在介绍中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和人民的认同感,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一、设疑导入 1.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做针的商人,该怎样让大家记住你家店铺卖出去的针,让他们反复光顾呢? 2.标志的故事 刘家针铺的白兔标志 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讲中国第一个标志的故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标志的兴趣。 媒体资源:刘家针铺白兔标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第一个商标。二、学法分析 1.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标志他们有什么特点? 2.图片出示,小组内总结常用标志的特点。 图案简洁,信息准确 这些标志在这两个特点上有什么增加吗? 特点鲜明 3. 寻找标志元素,图案,色彩,文字,编排。 4. 校园中什么位置需要标志? 5. 怎样为这些位置设计一个标志? 学习文字变形和图案变形的设计方法。 学生与同桌之间交换自己的信息,进行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寻找图片资料中标志的特点。 学生欣赏再次出示的标志感受其个性鲜明的特征。 学生针对图示寻找标志组成元素。 学生组内讨论自己的观点,寻找校园中需要标志的具体位置。 教师启发学生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让学生以图片的形式用视觉直接感受标志图案简洁、信息准确、个性鲜明的特征。了解标志设计的元素,探究图案变形、文字变形的方法。找到自己本节课的任务。 媒体资源:有代表性的标志图片,利用恰当的图片实现教学辅助功能,解决教学重难点。三、学生实践 实践任务:请你为我们的校园设计一个标志。体现出图案简洁、信息准确、个性鲜明的特征。 第一组学生请任选一个校园标志进行临摹; 第二组、第三组同学请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同桌间合作绘画设计; 第四组学生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剪贴设计。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践尝试。 教师巡视指导,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 设计意图:将学生按照他们的基础情况进行编组,以三种不同的任务驱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成自己可完成的课堂目标。 媒体资源:以PPT的形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实践任务。四、展示评价 1.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标志设计作品。 2.学生分组进行评价。临摹组:从涂色技法上进行评价。绘画组:从设计思路上进行评价。剪贴组:从色彩搭配,同桌合作上进行评价。 学生观看不同组别作品,教师简要评价。 学生根据不同组别的评价要点开展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简要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其设计的主题以及独特之处。学生的评价则是针对不同不同组别学生的作品进行的,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他人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媒体资源:利用实物展台对学生的课堂作品进行展示,实现全班同学进行点评。五、拓展延伸 1.全运会会徽设计理念解读。会徽取象传统礼天玉璧。中心部分为宝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窑洞,它们是中国革命的灯塔。环形部分将玉璧纹饰幻化成田径、球类、游泳三个运动项目人形,体现全民全运的理念。 2.留心观察身边的标志,课后与我们分享。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感受全运会会徽设计的思路与理念,感受会徽设计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与国家认同感。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十四运的期待,感受课堂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通过欣赏会徽,感受全运盛会即将盛开的喜悦。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媒体资源:全运会会徽的设计意图展示,为拓展环节奠定了视觉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