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4.1光的折射克里斯蒂安 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04月14日―1695年07月0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改进了计时器。光到底是什么?……………17世纪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牛顿惠更斯19世纪初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的威望使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介质1斜射入介质2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θ1θ2空气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2.规律:(3)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一、光的折射θ1θ2空气水(4)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比例常数1621年,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规律。--光的折射定律(斯涅耳定律)二、折射率“n12”是个常数,它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只与两种介质的性质有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最多的情形是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或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而空气对光的传播的影响很小,可以作为真空处理。因此,以后我们只讨论光从真空射入介质的情形。这时,常数“n12”可以简单地记为n。2.定义式: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某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3.决定式:二、折射率4.说明:(1)“n”的大小与介质有关,与θ1,θ2无关。(2)任何介质的折射率皆大于1(n>1)。5.几种介质的折射率介质 折射率金刚石 2.42二氧化碳 1.63真空折射率 = 1介质 折射率岩盐 1.55酒精 1.36水晶 1.55玻璃 1.5-1.8水 1.33空气 1.00028二、折射率二、折射率6.意义: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的大小。7.折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θ1θ2空气某种介质例题1:如果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则( )A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B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C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D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BC方法:用插针法研究某一条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测出折射角和入射角。空气玻璃θ1= θ2= 界面法线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 、大头针若干、铅笔、直尺、量角器三、测玻璃砖的折射率思考:光线从空气中以入射角i射在玻璃砖的上表面上,穿过玻璃砖后,又射入空气中。如果玻璃砖的上下表面是平行的,求光线从玻璃砖射出后的传播方向的特点。单色光经玻璃砖后,侧移而传播方向不变。1.把玻璃砖放在木板上,下面垫一张白纸,在纸上描出玻璃砖的两个边a和a'。然后,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个大头针A、B,AB的延长线与直线a的交点就是O。2.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B把A挡住。如果在眼睛这一侧再插第三个大头针C,3.让C把A、B都挡住,插第四个大头针D,使它把前三个都挡住,那么后两个大头针就确定了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注意事项:(1)入射角一般取15o→75o为宜(太小,相对误差大;太大,使折射光线弱,不易观察)(2)插针要竖直,且间距适当大些(精确确定光路)(3)玻璃砖不能动(移动会改变光路图)(4)玻璃砖宽度在5cm以上(让折射光线长些以减小误差)三、测玻璃砖的折射率数据处理:(1)计算法:量角度计算(2)作图法:画一个圆与折射、入射光线相交于A、E两点,从交点作两条与法线垂直的线段,量出两条线段长度三、测玻璃砖的折射率x1x2例题2:如图一个储油桶的底面直径与高均为d。当桶内没有油时,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的某点B。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仍沿AB方向看去,恰好看到桶低上的点C,BC两点距离d/4.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传播的速度。BAdABCOACBGDF因底面直径和桶高相等,由此可知∠AOF= ∠ABG=450又因为 OD=2CD解:BD小于等于有大气,看到太阳更早。没有大气,将迟一些看到太阳水硬币空气水人在水上看到物体像,比实际物体位置偏上,感觉水比较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