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发酵技术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 发酵技术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山东济南版2022-2023第二学期八下生物第七单元生物技术
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发酵技术导学案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发酵技术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5月 序号
教具 课件、图片、探究用具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描述发酵原理,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 3、关注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认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学情 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发酵食品比较多,如蒸馒头、烤面包、酿酒等,具体到发酵技术、发酵原理,了解的很少。但是,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充满好奇,又想冲动欲试。要为学生提供好的素材和机会。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食品发酵原理,酸奶制作过程 难点:酸奶制作过程。
板 书 设 计 发酵技术 乳酸发酵 (1)概念: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2)原理: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生成乳酸。 (3)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等 2、酒精发酵 (1)概念: (2)原理: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3)应用:酿酒
教 学 反 思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出色完成了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到了知识与技术在生活种的应用。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加强错例分析变式训练。
教学过程与设计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 二、学习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乳酸发酵 1.让生看图片,思考发酵食品 自我展示,教师点拨: 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情况,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 2.
阅读课本96-97页乳酸发酵内容,小组合作探究。 (1)乳酸发酵的原理 。 (2)应用:制作 。 (3)探究制作酸奶所需要的条件 3.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2)为什么要加入一些酸奶? (3)哪个玻璃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如果没有成功,请分析原因。 表达交流,展示自我。师点拨 (1)主要是为了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2)提供乳酸菌菌种。 (3) 1号瓶:酸碱度约为6.5,牛奶呈液体状,口味几乎没有变化。 2号瓶:酸碱度约为5.8,牛奶变浓稠,凝结成豆腐状,酸度增加。 3号瓶:酸碱度约为6.5,牛奶呈液体状,口味几乎没有变化。 结论:1、2号对照,说明乳酸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3、2号对照,说明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 (4)烧杯和广口瓶清洗不干净,掺有杂菌;温度不适宜或玻璃瓶密封不严。 4.归纳总结过程和原理:板书: 过程:配料 → 加糖 → 灭菌 → 冷却→ 接种 → 分组 → 密封 → 发酵 原理: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等分解或转化为乳酸。 动动脑: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益处? (微点拨: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并能够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贮藏时间。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发酵、肉制品腌制及青贮饲料等方面。) 跟踪训练: 1.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人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人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B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C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 D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 2.家庭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冷却(42~43℃)③热处理(煮沸)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⑤接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 ⑥冷藏或食用.(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①②⑤④⑥ 3.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B.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喧软多孔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二)酒精发酵 自主学习,阅读98-9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的原理是 2.白酒的具体酿造过程: ⑴ ; ⑵ ⑶ ;⑷ 。 白酒的酿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先后利用 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 自我展示, 适时点播 1.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因此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又称为酒精发酵。 2. (

1)制曲:
在谷物中培养霉菌。
(2)糖化:
菌把谷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3)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4)蒸馏:
将发酵的谷物加热,分离出其中的酒精。
先后利用霉菌和酵母菌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
) 延伸拓展:(1)在酿酒工业中,接种后先翻料,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增加酵母菌数量;随后密封后形成无氧条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酿酒时,在谷物中央挖一个圆坑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当氧气耗尽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动动脑:谈一谈发酵技术的广阔前景? 跟踪训练 巩固新知  1.米酒香甜绵长,是我们喜爱的一种发酵食品。下列有关发酵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制米酒的酵母菌和制作泡菜的乳酸菌都是分裂生殖B.酿制米酒的时间拖长会使米酒甜度减小 C.制作泡菜时在配料中加入白砂糖主要是为乳酸菌提供营养D.酿制酸奶时先将牛奶煮开是为了杀灭微生物 2.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 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殖 D. 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菌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检测 1.蒸馒头时,为了使其松软多孔,应加入(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球菌 D.青霉菌 2.酸奶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制作酸奶的菌种是( ) A.醋酸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霉菌 3、打开啤酒瓶盖时,冒出的气泡是( ) A.氧气 B.空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将牛奶煮沸后降温到40℃左右 ②放到30℃左右的地方4~6小时 ③往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 ④密封瓶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 B、酸奶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的饮品 C、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D、使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6.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投放的适量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 玉米粉和有氧 B 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无氧 D 大豆粉和无氧
7.课后P108 第一题 (1)说明温度是怎样影响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 解释用酵母菌做面包时要用温水和面的原因? (3)把面团放到冰箱里(约2~5 ℃ )时它还会发酵吗?请解释原因? 作业:课外实践:小组合作,制作泡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