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摇船调》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旋律流畅、优美。歌曲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反复跳跃记号。3、通过创编歌词,师生用对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富有感情的,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中第3、4小节中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 课件 四、教学过程:发声练习:根据最后一组发音练习给同学们简单讲解反复跳跃记号。(一)导入:老师给学生说唱一段节奏(谜语)让学生模仿,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说唱规律来回答。简单讲解对歌歌曲的体裁形式特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对歌。学唱歌曲:1、第一遍聆听歌曲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对歌《摇船调》,他是一首台湾民谣,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歌曲是在划船时候唱的,你们听听哪句歌词最有划船的感觉?老师引导学生做划船的动作。2、第二遍聆听歌曲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划船的动作,现在让我们一起做着划船的动作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律动。3、第三遍聆听歌曲师:这一遍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词大意,可以小声的跟唱歌曲。处理难点:(三)互动拓展:1、老师唱问的部分,学生唱答的部分,然后请男生唱问的部分,女生唱答得部分。2、创编歌词,聆听其他对歌体裁的歌曲。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富有感情的,准确的演唱《摇船调》。请同学们下课后自己创编歌词并与同学对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模仿摇船动作时,没有起到对歌曲强弱、节奏呼应的效果。老师应及时的纠正学生动作。第二个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的讲课语调比较平淡,应积极调动自己情绪,然后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