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不让做”的原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愿意主动解决问题。
2.知道用自己的语言智慧、行动智慧与大人沟通而得到做家务的机会,实现自我教育,增强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能够坚持不懈做家务,增强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家务劳动交流会
师:上周,我们班进行了"家务小能手"周赛。现在我们就对这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
二、不让做 怎么办
(一)换位思考 知父母
1.小明不会做家务,但是上了这节课以后,小明也想回家学做家务,替爸爸妈妈分忧。但是,爷爷却说:“你还小,不会做家务没关系,长大后再学着做就好。”妈妈也对小明说:“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事都不用管!”(课本第36页)
2.小讨论:
(1)你赞同妈妈和爷爷说的话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
过渡语: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他们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3.大人担心的是什么呢?不妨让我们换位思考,看看家人的顾虑是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4.刘晓慧写给妈妈的信:
(1)你觉得刘晓慧同学的做法好吗?
(2)你觉得妈妈会被晓慧说服吗?为什么?
(3)你从中学到了哪些沟通的智慧?
(二)出谋划策 解烦恼
1.道理锦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它可以帮助你充实说服大人的理由。(方法与技能提示)
小明也像晓慧一样,写了一封信,成功说服了爷爷和妈妈。小明开心极了,于是他想要大展身手为家人做一顿饭。结果不仅做出来的菜半生不熟,还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家人感到非常的不放心了……
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2.巧思锦囊:选做家务要量力而行,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胜任,就可以打消大人的顾虑啦!(方法与技能提示)
小明在同学的建议下,选择了从简单的扫地开始做。但是小明在承担扫地任务的过程当中却没有认真做好,有时候觉得太累就不愿意扫了,有时候又扫不干净。于是奶奶说:“你还是搞好学习就好了,别扫地了。”
小明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恒心锦囊:听说过“万事从来贵有恒”这句话吗?如果你能长时间地坚持做好家务,这份恒心一定能打动大人!(方法与技能提示)
方法总结:要说服大人放心让我们做家务,不是件简单的事,不管是言语还是行动,与大人沟通,都是需要智慧的。我们要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沟通时态度诚恳情真意切,灵活运用这三个锦囊,就能帮助你实现做家务的愿望喔!
(三)实操演练 活运用
1.演一演:下列三种情景,小组任选其一,家人可能会怎样说,他们是怎么想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应对?
(四)课后作业
1.写一写:你也有过类似的烦恼吗?你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你现在觉得应该怎么解决?
【板书设计】
5.这些事我来做
不让做 怎么办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课前调查表】
《这些事我来做》课前调查表
班级( )姓名( )
(请在相应的格子里打√)
扫地
拖地
洗碗
做美食 (其他)
我会做的家务
我想学做家务
【课后实践表】
家人不让你做什么家务? 你当时如何解决的? 你现在觉得应该怎么做?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