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65张PPT。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朝: 1368年 ( 元亡 ) 朱元璋( 明太祖 1328-1398 ) 年号洪武 定都南京 朱元璋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做过和尚,1352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来投奔他。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元朝的一些苛政,命请将屯田。后来又接受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自己的势力。1368年,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读图获取信息:以上两个场景反映了什么? 场景一:朱元璋:听说爱卿家昨天晚上请客了?大学士宋濂: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请厨师烧了些菜。朱元璋:卿家没有欺骗我。场景二:钱宰(摇头晃脑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朱元璋(见钱宰);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模拟现场 “厂卫”---锦衣卫 东厂 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是“侍卫”。“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凡“罪犯”进厂,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然后戴枷发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下,官吏军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知识卡明朝皇帝为什么能知道大臣的种种私事?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1、废丞相,创内阁,设六部;2、设“厂卫”特务机构;3、采取“廷杖”的刑法;4、迁都北京,强化皇权。其他关键词: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刘瑾(宦官专权) “九千岁” 魏忠贤闯王李自成起义17C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八旗旗帜八旗甲胄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明清历史知多少吴三桂,字长伯,明朝辽东人,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病死。其孙吴世璠继其皇帝位,谥为太祖高皇帝。冲冠一怒为红颜清代又是如何加强专制皇权的?康 熙雍 正乾 隆清朝专制统治的措施和表现:1、 雍正设立军机处2、大兴“文字狱”3、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4、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立贞节牌坊禁戏 明清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历史知识园地政治:(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 (清)增设军机处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社会生活:修建贞节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明清时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哪些外来侵略者?抵御外来侵略台湾:荷兰殖民者东北:沙俄东南沿海:倭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三国孙权隋朝元朝郑成功明末清初清朝雅克萨之战示意图雅克萨尼布楚 清军在雅克萨战役中使用的枪炮(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雅克萨之战(油画)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讷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东属中国。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明代抗倭图 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他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他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抗倭形势图3、“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句话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哪些不同?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 ,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修长城来抵御外来入侵;清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1.明朝为什么要大修长城? 2.结合课文第6页的两则资料,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明修长城清朝民族政策之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处由古典皇家园林和御用寺庙相结合的大型古建筑群,是清朝规模最大的一座行宫。它综合表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建筑艺术和宗教艺术,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 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不同?试举例说明。 它是统治者避暑的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清朝民族政策之管理西藏布达拉宫清朝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达赖五世觐见顺治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之金印及印文 驻藏大臣衙门驻藏大臣令牌 代表中央管理西藏行政、军事、财政、外交和督办达赖、班禅继承人事务。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雍正金奔巴瓶制(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1金奔巴瓶2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藏语音译为“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抽签选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使用。清朝民族政策之改土归流 明清政府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进行统治。这种措施开始实行于明代,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清朝民族政策之镇压叛乱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该图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 清兵进入伊犁平定(回族)大小和卓叛乱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土尔扈特部原来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附近,过着游牧生活。明末因受准噶尔部的严重威胁,被迫西迁至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定居下来。他们的和平安定的生活不断遭到沙俄的破坏,沙俄还企图诱迫他们脱离祖国,归顺沙俄,但他们坚决予以拒绝。1771年1月,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之孙)毅然率领部众169000人,离开居住长达170多年的伏尔加河地区,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冲破沙俄的围追堵截,历经艰难险阻,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行程万余里,终于在1771年6月胜利地回到了祖国,到达伊犁城。在回国途中,他们在哈萨克草原上遭到突然袭击,90000蒙古族战士奋起低抗,壮烈牺牲。饥饿和疾病又使许多人丧失了生命,生存下来的只有70000人。到达伊犁后,渥巴锡向清政府献上了土尔扈特部祖先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受到敕封的汉篆玉印一颗,以表示土尔扈特部人民忠贞不渝、热爱祖国的赤忱。清政府乾隆皇帝在热河木兰围场的伊绵峪接见了渥巴锡和其他人员,封渥巴锡为克里克图汗(蒙语英勇、刚毅之意)。1771年,清政府又在承德避暑山庄狮子沟中,仿照西藏布达拉宫样式,修建了一座普陀宗乘庙,庙内有乾隆皇帝特地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碑高5米,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刻写,记述了土尔扈特部众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 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阅读卡:榷场与茶马贸易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清朝疆域看图比较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1.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2.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3.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你认为当时农业的哪些进步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农业的发展农耕文明的繁盛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从谚语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手工业的发展 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在同一工场内是由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把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晕色。这一伙人专门画山水,而另一伙人就专门画鸟兽。”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课文第9页阅读卡内容,分析当时手工业生产有哪些特点。 资料1 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资料2 “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 资料3 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要求机户增加工资又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技术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工资雇佣他。 (1)资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资料 : 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景德镇有1 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 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取得的进步有哪些。1.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1)阅读课文第10页的资料,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2)结合当时的人口流动趋势,分析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的原因。商业的发展徽商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2.商帮的形成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 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19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1)你能从上述表格中获得哪些信息? (2)结合所学内容和课文第11页的资料,说说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3.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四、社会生活的变化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兴盛丝绸文化龙井茶文化 —武林诸泉, 唯龙泓入品瓷器精品 为什么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它是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市镇的繁华,市民对商品需求量增大而兴盛的。最 后 的 盛 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为什么?中国仍然是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课堂小结1、农业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湖广熟,天下足。”人口增长迅速。2、手工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3、商业商帮的形成,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海外贸易活跃。4、社会生活各种服务性行业兴盛你知道哪些我们周边著名的江南水乡?人间天堂杭州苏州江南古镇西塘乌镇南浔松江江南古镇课堂练习1、1368年, 建立了明朝,推翻了 朝 的统治。2、手工业的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一些地方的商人资本雄厚,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著名的有 和 。3、 的繁荣使许多原来的农村发展为工商业城镇。4、明清时期, 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朱元璋元晋商徽商市场农业男耕女织5、明清时期,中国一些地区的( )发展起来。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计划经济 D、商品经济6、在江南地区,( )一带棉纺织业发达。A、乌江 B、松江 C、镇江 D、湖州6、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7、明清时期中国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有( )A、棉布、茶叶、瓷器 B、玉米、丝绸、茶叶C、丝绸、茶叶、瓷器 D、瓷器、丝绸、水稻DB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单元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ppt 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