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导学案[课标要求] 1.理解文化的内涵。2.把握文化的功能。[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领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辩证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公共参与: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新知导学】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和精神成果。(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3)文化的核心:世界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 与文化生活。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经济是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 。3.文化与文明(1)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与 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 的。文化则有先进与 的区分。(2)文化与文明都是 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4.文化的载体(1)含义: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2)形式:文化载体是 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二、文化的功能1.内容:文化具有引领 、教育人民、服务 、推动发展的功能。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 。文化兴 兴,文化强民族强。3.要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 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 为前提。没有高度的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易错提醒】1.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现象。2.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3.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4.文化具有主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5.没有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就是文化本身。合作探究一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作为中国首枚空间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回首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体现着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的强大精神动力。(1)航天精神属于文化吗?为什么?(2)航天“三大”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合作探究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经济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灵魂”。没有灵魂,空虚的血肉又有什么用呢?(1)材料中民族的灵魂指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重视文化的理由。【巩固提升】1.“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年2月举办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近3 000名中外运动健儿闪耀赛场,18 000多名赛会志愿者默默奉献,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被刷新,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是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表明( )①体育运动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②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者③体育运动具有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④体育运动是消弭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 )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③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导学案答案【新知导学】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3)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3.文化与文明(1)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2)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4.文化的载体(1)含义: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2)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二、文化的功能1.内容: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要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易错提醒】1.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现象。纠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纠正: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两者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3.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纠正: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4.文化具有主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纠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5.没有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纠正: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就是文化本身。纠正: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合作探究一答案 (1)①航天精神属于文化。②航天精神是航天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2)①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说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②航天“三大”精神反映着不同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特征,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合作探究二答案 (1)文化。(2)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巩固提升】1.答案 B解析 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介绍的乡约交往礼仪说明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塑造、影响人。②错误,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2.答案 C解析 体育运动能彰显文化自信,但不是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①错误。材料表明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者,体育运动具有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②③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消弭文化差异”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3.答案 B解析 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故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未体现文化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故④不选。①③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