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习题课件(全章 7 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习题课件(全章 7 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回归教材(一) 教材素材与变式1

类型1来源于教材的图片
1.(人教八物上P12图1.1-4)如图所示的是测量铅笔
长度的示意图。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读数方式正确的是乙(选填“甲”或“乙”)。
A
甲只
w
234567
8910cm
第1题图
2.(人教八物上P14图1.1-6)如图所示,钟表所指
的时间是9时0分27秒
2
3
第2题图
3.(沪科八物全P22图2-22)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
方法测量一根金属条的长度,该金属条的长度
是2.70cm。
T可WtmT
3
4
5
6 cm
第3题图
4.(沪科八物全P21图2-20)如图所示的停表记录
的时间是2min10s。
60
50
30
-45
15
40
20
35
25
30
第4题图
5.(北师八物上P41图2-8)某同学用量程为10mL的
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则该
同学的读数是5.2mL,正确读数是5.0mL

10mL量筒
第5题图
类型2来源于教材的变式
6.(沪粤八物上P11内文节选)下列可以通过三次测
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有效减小测量误差的是
B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页纸的厚度
B.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长度
C.用停表测量某运动员三次跑百米的时间
D.用体温计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7.(人教八物上P14图1.1-7)如图所示,物理实验
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A)
26
25
25
201
5
6
8
9
2
19
ZZORKPIECESINET
10
11
18
12
/17
161514
13
A.停表
B.沙漏
1112
1
10
6
C.钟表
D.日晷
8.(沪科八物全P20实验探究)如图所示的是长度
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其中,测量过
程有误的是
B
4
3
2
8 cm
A.测圆柱的直径
B.测圆锥的高
b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8
cm
2
3 cm
C.测细铜丝的直径
D.测两点间曲线的长度
9.(沪科八物全P22T6)要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
度,为减小误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用刻度尺认直细致地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
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
取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枚1元硬币叠放的总厚度,
再除以10,求出平均值(共18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测量长度
1.请给下列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cm
(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dm
(3)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为2.4
mm
(4)某教学楼每层楼的高度为3200
mm
2.如图所示,一位员工站在一辆中型SUV旁边。此
SUV的高度约为
(C)

科雷
第2题图
A.100 nm
B.0.1 dm
C.1600
mm
D.1.6×1010nm
3.下列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ww而
mprmmmnprmnprmprmnpmprmmmprmmmpr
012345cm
0
123
4 5 cm
A
B
T
0
12345cm
prmrmrmmrrmr
0
1234
5 cm
D
知识点2测量误差
4.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
错误是可以避免
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均选
填“错误”或“误差”)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刻度尺放歪了造成了误差
B.由于环境对仪器的影响会造成测量误差
C.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D.估读偏大时会造成误差
知识点3测量时间
2
6.一节课的时间是40min=
3
h=2400
中学生的心脏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是0.2
min
7.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D)
A.卷尺
B.螺旋测微器
C.游标卡尺
D.电子停表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找
8.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B
(选填“A”
或“B”),物体的长度是3.45
cmo
中一
0
12345cm
第8题图
9.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停
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min24s,如
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分度值是
0.2so
hnhtoaiodtEihnhulilo
251
02:24:00
第9题图
10.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3min38.3s
8
22
39
37
18
47164514
X)
39
第10题图
弥封装订线

第11题图
A.27m
B.27 nm
C.270 cm
D.270
mm
12.小红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
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5.85cm、
5.86cm、5.93cm、5.8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A.5.86cm
B.5.857cm
C.5.85cm
D.5.9
cm(共9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1.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所学的物理知识。物
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
电等各种物
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知识点2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2.通过学习,我们已经对物理学有所了解,观察
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
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3.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众多科学巨人给我们留
下的无尽的财宝是
(A)
A.知识、方法和科学的精神
B.仪器、设备和实验结果
C.定律、公式和物理概念
D.发明、创造和科学著作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4.物理学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物理
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不懈地探索。其中,
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物体运
动定律;爱因斯坦
提出了相对论。
5.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有一位巨人,他善于利用实验
的方法来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被后人誉为“实
验物理学的先驱”。他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6.当一位科学家宣称在某领域取得一项重要突破
时,判断这一突破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D
A.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B.该领域其他科学家的意见
C.该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D.其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7.关于物理学的学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学习物理学难免遇到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
是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答案
B.对物理现象,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通过
实验来探究其奥秘
C.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
理性思考
D.宏伟的“物理大厦”的框架,就是由物理概念、
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构成的
C
思维拓展
开放思维,学霸秘籍
8.下列不属于现代物理学成就的是
A.神舟飞船
B.航空母舰
C.C919飞机
D.钻木取火
9.如图所示的是电热水壶烧水的情景。结合所学
的物理知识,就电热水壶的结构或使用过程的具
体情沉况,从力学、热学、电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个
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第9题图
(1)力学问题:为什么把手上有花纹
(2)热学问题:为什么壶嘴周围有“白气
(3)电学问题:为什么电热水壶能把水烧开(共17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章末复习

知识清单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一、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
现象的
规律
和物质
结构的一门科学。
2.17~18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
蒸汽时代
19世纪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0世纪以来
人类开始步入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
时代。
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符号是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w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1km=1031
m,1dm=101
m
1cm=10
m
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尺、卷尺、皮尺等。
2.时间的测量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符号是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单位换算:1h=
60
min,1 min
60
测量工具:机械表、电子停表等。
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若干个
相同
的微小量“累
积”起来,使得可以直接测量,将
测量总量

以“累积”的个数,从而求得
微小量,这种方法
叫作
累积法
2.以直代曲法:借助辅助器材,把不能直接测
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
刻度尺测量,这
就是↓
以直代曲法
3.平移法:借助器材把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
“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这是
平移法
4.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和
量杯
是测量液体体
积的工具,用量筒和水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四、探究摆的奥秘
1.探究结论: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钟摆的摆动
快慢与
摆长
有关:摆长越长,摆动就
越慢;摆
长越短,摆动就
越快。
钟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重
摆角
等均无关。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知识纵横
教材知识,归类总结
误差与错误
误差
错误
仪器精密度不够或实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
产生
验方法不完善;观察
用规则,或者记录测
原因
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
量结果时粗心大意
境对仪器的影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的方法:多次测
减小或
量取平均值、用更精
可以避免
避免
密的仪器、改进测量
方法等
如何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
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
判断
较接近真实值
了真实值(共23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滚动训练 (1.1~1.4)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在测量中,由于选择的仪器精密度不高产生的数
据差异是
误差
(选填“错误”或“误差”);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
可以”)避免误差。
2.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
必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
理量的名称。
测量工具:刻度尺
测量的物理量名称:长度
(答案不唯一)。
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铅笔的
长度是7.40
cmo
3
4
5
6
89
10 cm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停表小表盘的指针转一周的时间是
15min,此时停表的示数是
337.5
6
6
7
37
8
39
8
18
39
47
1645
14
43
第4题图
5.国庆假期陈亮和家人一起乘车去黄山旅游,上午
出发时和午后到达时他都看了手表,手表的表盘
如图所示,则他的行程共经历了4h50
min


第5题图
6.如图所示的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量筒,它
的分度值是
2mL,液体的体积是
24 mLo
按图中的视线读数,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mL
一公
00000
第6题图
7.在“探究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的实验中,小明
同学做了如图厅示的实验:在铅笔杆上紧密排
绕20圈细铜丝,如图甲所示,则铅笔的长度是
4.70cm,细铜丝的直径是
0.10cm。
如图
乙所示,乒乓球的半径是2.00
_cmo
网而
0
3
5
6 cm

中中
5
67891011cm

第7题图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8.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
的距离大约是
B
A.75 mm
B.75 cm
C.75 dm
D.75m
9.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的长度时,记录下数据
“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B
A.mm
B.cm
C.m
D.km
10.很多同学都有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某同学第
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的示数为08:05:01。
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
的示数为13:06:02,则两次的时间差是
A.5 h 1 min 2 s
B.5 min 1 s
C.5 h 1 min 1 s
D.15 h 1 min(共18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测量曲线的长度的方法。在这种
方法中,圆规两脚的距离越小
(选填“大”或
“小”)一点,结果越精确。但不管怎样,最终的测量
结果一定
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
T
012345cm
第1题图
2.如图所示的纽扣的直径是1.15
cmo
⊙s。

12345cm
第2题图
3.新冠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如图所示,它的直径
大小约是
(A)
第3题图
A.0.15m
B.1.5 mm
C.15 cm
D.150 dm
知识点2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如图所示,液体的体积是40cm3,固体的体积
是10
cm3。
mL
mL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第4题图
5.测量体积约为30mL的酒精的体积时,应选择的
量筒是
A.量程为20mL,最小分度值为1mL
B.量程为25mL,最小分度值为1mL
C.量程为100mL,最小分度值为5mL
D.量程为50mL,最小分度值为2mL
知识点3你身上的“尺”和“表”
6.通常情况下,你跑50m需要的时间大约是8s:你的
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大约是70次(答案不唯一);
你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是2.5
7.小明的身高为160cm,他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
行了估测。下列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
A.教室宽5庹,约8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
手的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
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
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B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找
8.为了测量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细铜丝在铅
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1 mm
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细铜丝的总宽度

4.80
cm,可以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是
1.5
mm
10
111213141516cm
第8题图
9.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红
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甲、丙
是没有
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5
cm'
-50mL
←-54mL
←53mL
59mL
石蜡
石蜡
铁块
和铁块
量筒



第9题图(共18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4 尝试科学探究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探究摆的奥秘
1.小华家的摆钟走快了,原因可能是
(B)
A.摆长了
B.摆短了
C.摆锤轻了
D.无法判断
2.当某摆的摆长一定时,用一个200g的金属球作摆
锤,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2s。现将摆锤改为
150g的金属球,则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应为
(A)
A.2 s
B.大于2s
C.小于2s
D.不能确定与2s的大小关系
知识点2科学探究的过程
3.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
4.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小明想知道铅笔刀的刀片是否是铁做的,于是他
用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
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6.小明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宇,小华
认为小明看到的字会是放大的。小华的这一行
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7.小明在做探究某一问题的实验,当他发现实验结
果与猜想有很大的出入时,便将实验结果进行修
改,使其与猜想基本相符,他这样做是
不对
(选填“对”或“不对”)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要
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8.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
同时伴有咳嗽症状,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于是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要
求该同学测量体温”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9.在购买乒乓球时,小月首先将几个乒乓球从同一
高度同时释放,观察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最后选
择购买弹起较高的乒乓球。小月这样做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D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评估
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0.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
一步
B.没有猜想和假设,便不可能有科学的解释
C.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
许多偶然的因素
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
正确的结论
11.小玲同学观看物理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
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金鱼
却安然无恙。于是,她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
同部位的水的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