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爱劳动之种豆芽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豆芽发明历程,树立创新劳动观念; 2.让学生学习实践种豆芽过程,形成劳动能力; 3.让学生践行多样任务清单,促成劳动习惯; 4.让学生走进豆芽创新种植世界,提升劳动品质 5.让学生获取豆芽劳动宝典,领悟劳动精神; 6.让学生分享豆芽成果,体验劳动幸福感,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豆芽发明历程,树立创新劳动观念; 2.学会、实践种豆芽,形成劳动能力; 3.进行创新种植劳动,提升劳动品质;获取豆芽劳动宝典,领悟劳动精神; 4. 分享豆芽成果,体验劳动幸福感,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1.学会、实践种豆芽的技能,形成劳动能力; 2.记录分享成果,体验劳动收获幸福感,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过程课前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爱劳动”系列课堂,我是你们的万老师! 一、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师: 疫情期间很多蔬菜都供不应求,家里没有蔬菜了你会怎么办呢?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家种植一种既美味又营养的蔬菜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种豆芽吧!二、了解豆芽发明历程,树立创新劳动观念 (一)了解豆芽的历史 师:种植豆芽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豆芽。豆芽的发明大约有2000多年,但创造的发明者不明确,有一些故事是说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豆类种子放在缸里保存,有一天,天下雨,雨水流进了缸里,但主人不知道,过了几天等发现时,豆子已经长成豆芽,做成菜肴后发现味道很不错,从而豆芽被发明出来,广为流传。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发现身边的事物,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美好事物的发明者。此外,西方也称豆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豆腐、酱和面筋。 (二)认识豆芽的营养功效 师:我们的豆芽,主要指的是绿豆芽和黄豆芽,营养非常丰富,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大众蔬菜。豆芽含有丰富的维C,核黄素,膳食纤维等,热量很低,常吃豆芽也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原来豆芽有这么多的功效,老师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开始种豆芽了呢! 三、学会、实践种豆芽,形成劳动能力 (一)学习种豆芽的技能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种豆芽。看看种豆芽需要哪些步骤。(播放种植视频) 生:观看视频思考。 师:好,我们的视频就看到这里,大家学会了吗?现在,老师来总结一下步骤,一共分为四步,一选种:要选择饱满的种子,二要浸种处理,浸泡6小时~12小时比较适宜,三要培育淋水,每天早晚都要淋水一次,四、就是采收啦! (二)容器的选择 师:容器的选择是多样的,除了视频里面的容器以外,以下四种容器都是可以的,此外,视频里容器的底部是毛巾,我们也可以用纸巾等替代,例如第四幅图就是老师这次选择的容器,是超市里装水果的塑料盒,底部用的是纸巾。你们也可以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容器来种植。(PPT展示容器照片) (三)注意事项 师:此外,种植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能让豆芽接触阳光,接触阳光会让豆芽出根变黄,味道发苦。二,绿豆不能覆盖太多,在容器底部覆盖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了。三,培育过程中不要翻动豆芽,容易损坏豆芽的根。四、每天早晚各加水一次,但培育过程中不能让水泡着豆芽。五、豆芽成熟后不易保存,不要一次种植太多。六、培育容器,尽量选择底部通风,漏水的容器。 四、走进豆芽创新种植世界,提升劳动品质 师:好,现在又到了我们的创新劳动环节,请问浸泡绿豆时可以用开水浸泡吗?请同学们思考十秒钟。 生:思考并阐述理由。 师:好,现在老师来揭晓答案,可以用开水浸泡绿豆。以下三幅图是老师实践过程中拍摄的图,第一幅图是用开水刚浸泡时拍摄,第二幅图是浸泡一晚之后的照片,绿豆已经开始出牙,第三幅图是培育过程中的图片。老师实践后发现,用开水浸泡的绿豆不仅不会坏死,反而出芽速度会会比常温浸泡的绿豆出芽速度更快。同学们,大胆尝试,亲身实践,做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人吧!去实践是获取答案的一个好途径。 五、获取豆芽劳动宝典,领悟劳动精神 师:劳动宝典:培育豆芽时,在上方放适量的重物,会让豆芽长得更直更快哦,赶紧试试吧。我们也要像豆芽一样遇到压力和困难,迎难而上,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小朋友。 六、践行多样任务清单,促成劳动习惯 师:接下来希望同学们根据任务单进行实践,并自愿进行分享。我们的成果分享环节,本次分享本着自愿的原则完成,一要求,在家长协助下,根据家庭的食材需求,种植适量绿豆芽,二分享形式:种植过程、成果拍4-6张照片或将照片整理成文档/视频,也可录制小视频。三、鼓励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劳动感受,分享绿豆芽收获后的后续加工情况,如加工成菜肴的过程,菜肴的成品等。 生:实践、分享 七、积极分享豆芽成果,体验劳动收获幸福感,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展示优秀案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优秀的分享案例。 生:观看优秀案例。 师:这位小朋友记录了每一天的豆芽变化,认真观察,找出变化特征,有过程有结果,有分享,真是一次不错的劳动实践记录啊! 师: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大家一起动手实践,期待同学们的优秀成果。拜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