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30节小组: 学校:教学内容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1)课时 1 课型 复习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空气的成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的性质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再现,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印象,温故而知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空气的成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的性质知识点。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的性质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设计 【提问】请仔细回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回答】空气、氧气、制取氧气。 【提问】请你说一说有哪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总结】空气的成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 【提问】请一位同学背诵一下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背诵】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提问】薯片袋里面充的什么气体? 【回答】氮气。 【复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提问】比氮气还不活泼的是什么气体? 【回答】稀有气体。 【提问】稀有气体有什么用途? 【回答】做电光源。 【复习】稀有气体通电发能出不同的颜色的光,因此可以做电光源。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做该实验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回答】红磷要过量、装置气密性要好、要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提问】在实验过程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回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练习】1.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 1% B. 19% C. 25% D. 78% 2.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 使用过量的红磷 B. 把红磷改为蜡烛 C. 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 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三、氧气的性质 【提问】请一人说一说你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 【回答】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提问】那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回答】助燃性。 【提问】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小木头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并有明显的现象?? 【回答】木炭、硫、铁、红磷、镁、铜、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的等。 【复习】复述木炭、硫、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并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回答】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造成集气瓶炸裂。 【复习】复述红磷、镁、铜、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燃烧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雾 B.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变银白色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后瓶口形成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氧气的性质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