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讲好红色文化,发扬井冈山精神万福中学主题班会01红军荟萃井冈山自然之美,造物之瑰翻开看看这都是哪?走进井冈山文化长廊02革命摇篮的建立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背景为什么会选择井冈作为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毛主席???__________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理位置: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井冈山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群众基础: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秋收起义失败,革命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01安家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02 做革命的山大王__________01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02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会把第三项纪律定为 “ 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 呢?雷打石上三项纪律上山争议01工农革命军要在井冈山落脚,不得到袁文才、王佐的允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两人虽然参加过大革命,但他们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军毕竟没有多少了解,还担心这支比他们力量大得多的部队上山会不会"火并山寨",夺取他们原有的地盘。正式进山02毛泽东应袁文才的要求,派党员军事干部到袁文才部队里帮助他们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工农革命军和袁、王部队的关系一天天密切起来了。袁文才:(1898年10月-1930年2月23日),汉族客家人,江西宁冈人,他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参加当地的马刀队,任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9月,受湖南农民运动影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水坑(今井冈山市下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裁缝出身。1927年,在遂川县农民协会帮助下,将所部改称农民自卫军,支持遂川农民运动。后与袁文才率部在宁冈坚持斗争。同年10月,对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1928年1月所部接受改编,2月,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任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袁文才 王佐__________普遍成立土地革命委员会01井冈山会师02 从来没有的事__________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1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02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03井冈山上的枪与血国民党发动空前“会剿”01井冈山失守,被迫坚持游击斗争02 浴血罗霄03发展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井冈山的反“进剿”斗争 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__________04拓展延伸 回顾迁移练一练:根据左侧时间将右侧的事件连一连将下面的地点放入正确的位置05班会小结 布置作业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课后作业__________作业一:收集与井冈山有关的红色故事作业二:制作一张井冈山相关的红色革命小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