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34节小组: 学校: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水(复习1)课时 1 课型 复习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常见的净水方法、水的组成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知识点梳理、针对练习过程,加深对中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知识的掌握需要记忆同时还需要反复的运用。三、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的净水方法、电解水实验。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应用。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教学设计 【提问】回忆一下第四单元有哪几个课题? 【回忆】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水的组成、化学式和化合价。 【提问】说一说你认为这一单元中有哪些重难点? 【回答】净水的方法、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等。 爱护水资源 【提问】地球上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因此我们该如何爱护水资源? 【回答】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提问】从哪些方面节约用水? 【回答】生活上:使用节水器具一水多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和喷灌;工业上:循环使用。 【提问】水体污染有哪些?如何防治? 【回答】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污染: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染: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水的净化 【提问】净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方法是? 【回答】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提问】它们主要除什么杂质? 【回答】沉淀除去大颗粒不溶性杂质;过滤除去不可溶性杂质;吸附主要除颜色和异味;蒸馏除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杂质。 【出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提问】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提问】上述净水过程哪个属于化学变化? 【回答】投药消毒。 【提问】最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该如何判断? 【回答】加入肥皂水出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现象为硬水,出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现象为软水。 【提问】如何硬水软化? 【回答】生活中煮沸;实验室中:蒸馏。 【练习】1.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 井水经过煮沸后,其硬度降低 C. 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可作生活用水 2.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________。 (2)沙滤池可将________过滤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 (4)用于杀菌消毒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 三、水的组成 【提问】我们是通过哪些实验知道水的组成的? 【回答】水的生产实验—氢气燃烧;水的分解实验—电解水。 【默写】请默写氢气燃烧、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背诵】背诵电解水实验记忆口诀:正氧负氢,1:2。 【提问】如何检验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 【回答】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点燃,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回答】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练习】1. 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 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水是“生命之源”,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请回答: (1)某物质由H、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点解水实验中,若A试管中产生10 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________mL气体。 (3)一瓶山泉水,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小芳家里桌上有两杯无色液体,只知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她妈妈采取尝味道的方法就加以了区别,小芳认为采取_____________(填“加热蒸发”或“检测pH”)的方法也可以区别。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自然界的水 一、爱护水资源 二、水的净化 三、水的组成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